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蓝靛金箔”中国画?桑皮纸作品展》在深圳开展
发布时间:2012-06-26 09:03 来源:新疆文化网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新疆文化网 2012-06-26

    6月17日,《“蓝靛金箔”中国画?桑皮纸作品展》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文化馆一楼展厅正式展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艾尼瓦尔?阿不都许库尔,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局长陈威,深圳市宝安区政府副区长梁敏华以及两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圳市书画爱好者100余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本次展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司、国家图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承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深圳市群众艺术馆、深圳市宝安区文体旅游局、深圳市宝安区群众艺术馆共同协办,是文化部“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2012年项目之一。该展览是在全国对口援疆、给予新疆巨大帮助的19省市巡展之一,于今年“两会”期间成功晋京办展。
  维吾尔桑皮纸制作技艺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中华造纸术在新疆传承一脉的“活化石”。它以桑树嫩皮为原料,成纸轻薄软绵,色泽黄白,纹理美观,宜书宜画,墨韵层次鲜明,历千年而色不褪,且无毒、吸水,防蚀,为故宫大修特选的古画修复材料。该技艺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悠久的中国画,代表了中华民族美术的最高成就。特别是经过最近百年来的探索和当代的改革开放,在继承民族绘画传统基础上,引入西方美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革新的繁荣局面。
  同样历史悠久、价值独特的中国画与桑皮纸,在新世纪的新疆交汇、相融于一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倡导下,新疆各族优秀画家首次在桑皮纸上倾情命笔,共同创作了100余幅桑皮纸国画佳作,在古纸上呈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光芒。蓝靛即靛青,它出于蓝而胜于蓝,喻意变化变革,后发超越,后来居上。金箔作为一种特殊工艺,喻意经千锤百打,历百载千年,依然性质恒定,金碧辉煌,永不褪色。蓝靛金箔,历久弥珍。它代表了我们对中国画?桑皮纸这一创新之举和最佳结合,所寄予的难以尽言的良好祝愿。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杨尧先生是第二次参观该作品展,他说,这次作品所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艺术家们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深厚丰富的情感,特别是新疆的画家能沉下来,认真作画,不像我们这些地方的画家,他们作画像表演,过多的追求快,静不下来。搞绘画艺术还是要沉下去,才能出精品。新疆画家对待绘画的态度,值得我们内地的画家学习。对桑皮纸这种最具民族传统特色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的载体,不同于宣纸,其轻薄绵软,纤维交错,均匀细密,纹理美观,色泽黄白,墨韵层次鲜明,宜书宜画的工具,提出其不仅仅限于国画创作,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完全可以在艺术家们的手中走出另一番风范。
  深圳市画家江汉城看了画展以后,也在桑皮纸上试画了一下。他说,桑皮纸本身就有颜色,是很好的素材,由于它本身有纹理,画家在想好题材以后,利用它的特点,就可以画出很好的作品来。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民俗众多,是画家创作的天堂,画家要用心把民族的东西与桑皮纸结合起来,就会在中国的绘画上创作出不同的表达形式。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与新疆的画家一起交流、创作。
  本次画展在深圳展到6月21日,之后将到湖南长沙继续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