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加强艺术创作生产,打造一批优秀舞台艺术精品,备战“十艺节”,广东省文化厅采取种种办法,从抓源头、抓实施、抓保障入手,不断强化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抓好剧本创作。认真抓好艺术创作的源头。从去年开始,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合开展全省舞台艺术作品“选题式”剧本创作计划,注重广东本土创作题材的挖掘、提炼、加工,加强近现代历史题材、广东名人题材、重大对外文化经贸交流题材、改革开放题材的创作生产,举办了多场专家论证评审会,从中挑选了话剧《康梁》等一批质量较好的剧本,经进一步加工修改后再交由具有一定实力的艺术院团进行排演。此外,还邀请省内外专家对省艺术节产生的优秀剧目(如话剧《与妻书》、粤剧《小凤仙》、音乐剧《三毛流浪记》、山歌剧《合家福》等)及部分新创作的具有一定潜力的新剧目(如粤剧《碉楼》、话剧《望》、《网》等)进行评审论证,举办重点剧目改稿会,共同出谋划策,力争形成一批能竞逐“十艺节”的优秀剧目。省艺术研究所举办了编剧培训班,邀请省内外专家授课,有效地提高了编剧的创编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剧本质量。
二是打磨优秀剧目。加强对重点剧目话剧《与妻书》、粤剧《小凤仙》、音乐剧《三毛流浪记》、山歌剧《合家福》等的跟踪指导,组织专家参与剧目的打磨、提高阶段,在突出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上下功夫,重点抓好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前后场衔接、舞美搭配等主要内容的修改工作。比如,粤剧《小凤仙》对人物进行了重新设置,去掉了部分不合理情节,加强了对人物命运的梳理,使作品的戏剧性得到了提升,可看性更强。该剧将参加十月份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届时将根据观众、专家的意见再进行修改提高,努力打造成舞台艺术精品。此外,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还联合开展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全省巡演活动,既开拓了演出市场,又使优秀作品得到了实战锻炼和实践检验,作品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是做好保障工作。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事前(创作阶段)、事中(提高阶段)、事后(奖励阶段)的资金扶持力度,调动了各个艺术院团参与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排练演出场所、演出资源调配、演出市场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解决艺术院团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生产中,催生了一批优秀作品。(来源:广东省文化厅)
上一篇: 广东省积极打造优秀舞台艺术精品全力备战“十艺节” |
下一篇: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集中推出三项公共文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