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协会会员为社区居民免费拍照并打印照片 唐寿新 摄
中国文化报驻广东记者谭志红报道:日前,东莞市长安镇“文化志愿大篷车”进“三区”活动在上沙社区正式启动,全镇各大文艺协会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通过文化“大超市”、文化“大展览”、文化“大讲座”等活动,将文化送到社区、企业和学校。
文化志愿者现场提供文化服务
4月21日的上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分外热闹。在文化“大超市”活动上,长安镇各大文艺协会现场摆开阵势,会员们结合自身的特长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现场传授音乐、舞蹈、书法、摄影等方面的知识。乐师们现场演奏各种乐器,有架子鼓、葫芦丝、古筝、吉他等。一曲终了,乐师们还向观众讲授乐器知识。长安摄影协会的会员们身穿印有“文化志愿者”字样的黄马甲,扛着长枪短炮,免费为群众拍照并现场打印照片。
现场的各种展览也分外精彩。长安摄影协会在上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堂举办了“发现长安”影像展,通过中外知名摄影家及长安本土摄影家拍摄的多幅作品,展示了长安30年的变迁,吸引了不少观众。步步高电子厂的一位女工被摄影师久保田博二拍摄的《长安公园》所吸引,她一边看一边对工友说:“太漂亮了,这个角度是怎么找到的!”
长安书法家协会在上沙中山小学举办了书法作品展,众多本地书法爱好者前往观摩学习。长安美术家协会则在东阳光科技园展出了充满妙趣的美术作品。
现场的讲座也颇具人气。当天上午,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必君为摄影爱好者讲课,共同探讨摄影的奥秘。他不仅讲述了自己的拍摄经验和创作体会,还讲解了多幅中外经典照片的背后故事,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点单式”文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文化志愿大篷车”进“三区”活动是长安镇从去年开始开展的一项新型文化活动。据长安镇宣传文体局局长黄晓丽介绍,该镇文化部门一直在探索群众在新时期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服务。
黄晓丽说,20世纪90年代初,长安镇的文化活动非常活跃,根本不愁观众,只要一个通知,附近的居民和员工都会蜂拥而至。而现在的工人都是“80后”“90后”,不愿去广场看演出,组织者费尽心思,最终还是应者寥寥。
面对这样的情况,长安镇文化部门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让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既然他们不愿出来,那我们就把节目送进去,根据需求设立菜单,这样也是为企业减负。”黄晓丽说。
从去年开始,长安镇启动了“文化志愿大篷车”活动,文化志愿者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让群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过去,文化部门送什么,群众就看什么,如今在长安,变成了群众需要什么,文化部门就送什么。
全镇15个文体协会和文艺工作者把能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以菜单的形式列出来,提供给社区、企业和学校选择。社区、企业和学校可以根据文化部门提供的“菜单”,照单选择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可以根据自身文化需求向镇文化团体或利用微博、互联网等现代社交工具进行“点单”,由相关的文化志愿者进行互动,在文化艺术方面给予指导,提高居民和企业员工的文化艺术修养。
由于充分考虑了群众的需求,长安镇“文化志愿大篷车”进“三区”活动受到了欢迎和好评,去年共进行了11场文艺演出,摄影、美术、书法巡回展览共举办40多场,在全镇13个社区和3个文化广场放映了213场免费电影,文化艺术讲座30多次,累计服务时间200多小时,服务人数超过13万人。在去年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专题会议上,长安镇“文化志愿大篷车”进“三区”活动被评为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
有针对性地为市民提供文化指导
今年,长安镇“文化志愿大篷车”活动将进一步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继续走进“三区”,通过开展文化“大舞台”、文化“大展览”、文化“大超市”和文化“自助餐”等活动,深入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大舞台”活动,由镇音乐、舞蹈和戏曲等文体协会组织走进社区、校区和工业园区进行文艺演出。该活动今年计划演出10场,分别安排在5个社区、3家企业、2所学校进行。
文化“大展览”就是由镇摄影、书法、美术等协会组织创作摄影、书法、美术等艺术精品,并在全镇13个社区、公办和民办学校以及镇内20多家企业进行巡回展出。
此外,长安镇还将根据不同的层次和服务对象,举办文化“大超市”和文化“自助餐”活动,有针对性地为市民提供文化指导,开展艺术交流活动,向群众现场传授文艺知识。
上一篇: 广东茂名督查非遗保护情况 |
下一篇: 深圳市宝安区“文化春雨行动”全面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