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广东积极扶持粤东西北地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发布时间:2015-08-07 09:41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08-07

    近年来,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特别将粤东西北地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保障文化民生、提升艺术创作水平、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专业人才、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扶持,努力打造粤东西北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一是以扶持政策为支撑,营造特色文化发展环境。2013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对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提出要求,并在此后对各地各单位开展年度专项考核,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粤东西北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同年12月,省文化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文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帮助提升艺术创作生产水平、促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着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等十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措施。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等系列任务,省文化厅与省财政厅联合转发此文至省内各地市贯彻执行。省文化厅还在即将出台的《广东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鼓励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岭南文化名片”。

    二是以民俗特色为素材,扶持文化精品创作生产。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结合“全面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支持引导各地挖掘地方特色文化题材,近年来创作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如汕头市创作的潮剧《风雨红头船》、《濠城风云》,梅州市创作的山歌剧《合家福》,河源市创作的歌舞史诗《古邑情·客家亲》等,这些剧目都因题材独特、地方特色浓郁受到了省内乃至全国戏剧界的关注和观众的欢迎。在迄今已举办12届的省艺术节舞台上,涌现了300多台本土优秀剧目,其中约一半以上为地方戏曲。2014年底开始,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合实施“广东省百台地方戏发展扶持计划”,主要扶持2010年以来全省各级各类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含民营院团)创作、复排、演出的各种地方戏优秀剧目及其惠民演出。

    三是以服务群众为导向,培育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省委宣传部自2012年起设立省群众文化活动专项资金,三年来共扶持项目149个,推动了全省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培育的岭南民俗文化节、广东省客家山歌赛、广东省潮乐大赛、广东省粤曲私伙局大赛等品牌性群众文化活动,依托粤剧、粤曲、潮乐、客家山歌等地方文化资源,糅合书法、兼职、描绘、民间艺术巡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体现和传承了岭南文化特色。此外,在举办20多年的群众艺术花会活动中,省文化厅通过设置主办地点、协同创作、奖项评选等渠道,不断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有效地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四是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扶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近年,省文化厅每年组织推荐全省优秀文化产业项目入选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已有大型岭南歌舞史诗《河之源》、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大观园、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广东千年瑶寨等特色产业项目成功进入。2014年起,省文化厅连续两年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单位举办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活动,一批粤东西北地区的文化产业项目获得银行授信,金融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落到实处。

    五是以队伍建设为引领,加强专业人才帮扶培养。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结合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十百千工程”、岭南青年文化英才工程、岭南名家工程、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评选等全省性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地方文艺人才的培养推介力度,一批地方优秀艺术家获得荣誉称号。举办各类文化骨干培训班、民营剧团戏剧表演培训班、青年编剧培训班等,常年组织专家深入到基层艺术剧团,对创作、表演等进行指导辅导。支持、推动地方与高等艺术院校及专业团队合作,提高地方戏曲从业人员的表演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如潮剧《古城风雷》、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聘请了国内著名戏剧家创排或执导。(来源:广东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