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创新文化供给形式,以现代科技手段助推文化强省建设,积极打造网络文化服务平台,在网络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产业、网络文化监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积极拓展网络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近年来,广东省文化厅大力开发针对互联网络、移动网络的数字文化内容,为公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一是打造“广东文化网”。2003年,广东省文化厅在全国文化系统率先同时开通门户网站“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和资源网站“广东文化网”。“广东文化网”是一个致力于传播岭南先进文化、引领健康文化生活、提供零距离文化服务的阵地,注重文化资讯的整合传播和服务。经过多次改版的“广东文化网”着眼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积极引导和弘扬主旋律,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网络公共文化服务。2009年,依托“广东文化网”,省文化厅创办全国首家“网络文化馆”,创新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将公共文化服务向互联网络延伸。“网络文化馆”包括“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美术馆”“网上动漫馆”“网上培训馆”“网上展览馆”“网上非遗馆”“网上创意馆”等网络八大馆和“网上剧场”等栏目,网民可足不出户地观看节目、阅读书籍、参观展览。二是建设广东文化生活地图、粤港澳文化电子生活地图、全国首个非遗APP“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等特色服务平台,提供移动终端特色文化服务,丰富粤港澳三地市民文化生活;三是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信息化项目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实施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拍摄制作多部电视艺术片,形成了自主独立的视频资源数据库,建立了多个文化资源数据库。四是推广节目“网上大汇演”。“广东文化网”探索流动演出新模式,引入民营资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群众表演节目网上大汇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网上大汇演、网上狮王争霸赛等形式,实施网络文化惠民,传播优秀的岭南文化。
(二)大力探索网络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行业在转型中稳步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新兴文化业态异军突起,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形成了动漫、网络游戏、网络音乐、游艺游戏设备、演艺设备等优势产业集群,多个领域在全国举足轻重。网络游戏产值约占全国2/3,网络音乐产值约占全国1/2;动漫产业约占全国1/3。广东省网络文化产业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广东省经批准设立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共985家,其中网络游戏运营单位882家,约占总量的89%。2014年,广东省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746亿,约占全国网络游戏总体营收的70%,继续领跑全国。广东省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引导网络游戏行业朝健康道路发展,在不断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市场监管的力度。自2012年起,广东省每年举办全省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培训班,让文化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施,进一步规范经营。由省文化厅倡导成立的广东游戏协会也在筹备中,年底前将召开成立大会,希望通过行业协会引导和加强行业自律。
(三)着力强化网络文化市场监管。
随着广东省网络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市场的管理已经提升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文化市场的虚拟性、开放性、地域性及经营单位恶性竞争手段繁多等特点,致使网络文化市场存在着非法经营猖獗、产品内容低俗、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充分整合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资源,加大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制定了《广东省网络文化市场巡查制度》,于2015年6月开始实施,并组建网络文化市场巡查小组,执行网络文化市场日常巡查。小组成员严格按照《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以下四类对象进行定期巡查:一是全省范围内的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等网站的互联网文化活动;二是全省范围内的有关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等非经营性文化市场领域的新闻信息、行业动态、突发事件等;三是全省获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及已备案的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的互联网文化活动;四是全国范围内涉嫌违法违规的互联网文化活动和文化市场领域的敏感新闻信息、行业动态、突发事件等。通过巡查,切实加强对广东省的互联网文化活动的管理。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步伐,拓展和加强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建立完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台、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网和岭南特色资源整合平台。文化资源数字化是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传播,努力使公共文化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实现广大网民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看戏剧、看晚会、看动漫、看书、看文物、看展览等基本文化需求。
(二)打造弘扬主流价值的网络文化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生活信息服务。加大网络文化行业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国产原创网络游戏发展,加强网络文化行业人才培养。探索公共文化“互联网+”建设,引入社会化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开发,加强多网、多终端应用开发。推进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推广、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工程,推进数字化建设,重点打造广东公共文化云,推广一站式服务,建设全域共享、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广东省网络文化生活地图。
(三)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广东省网络文化监管平台,实现对广东省辖区内互联网文化产品、互联网文化活动及相关网站进行实时精确搜索、分析、研判;实现对包括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视听节目等在内的各类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快速分析处理;准确掌握管辖范围内互联网文化网站各类内容传播的数量、动态、范围、影响等情况,对一些不良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完善网络文化市场巡查机制,推进完善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内容自审自查制度,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文化与公安、通信管理部门的协作,建立网络文化市场联合执法机制。(来源:广东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