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精神,广东省文化厅通过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推动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等多项措施,积极推动文化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持续动力。
一、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多的选择,是扩大文化消费的前提,也是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省文化厅通过组织各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推荐、国家动漫品牌建设保护计划、国家艺术政府奖动漫奖项评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推荐等各奖项、资金申报,引导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者积极为群众提供导向正确、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和优质的文化服务。同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让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进入文化领域。2016年1月,会同省公安厅印发《广东省文化厅 广东省公安厅转发文化部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游戏游艺场所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取消对游戏游艺场所总量和布局规划的行政性规定。3月,制定出台《广东省文化厅关于落实“先照后证”规范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的通知》,取消设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最低注册资本100万元、从事网络游戏经营活动最低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限制。目前,省文化厅职能范围文化市场领域所涉及的行业已全部向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开放。过去各种歧视与不合理的准入条件已基本消除,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受一视同仁的审批管理政策。由于降低了设立门槛,仅设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一项,2016年来,广东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呈井喷态势,今年1-8月全省新设立网络文化经营单位近900家,是2015年全年设立数量的2倍。而同期审批的营业性涉外、涉台演出也达506件,较去年同期增长33.8%。可见,文化领域通过简政放权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供给的效果明显。目前全省动漫总产值近300亿元,约占全国1/3,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群,涌现出《熊出没》《猪猪侠》《巴啦啦小魔仙》等知名作品和品牌;网络音乐产值约占全国2/3;游戏产业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占全国总产值的70%和全球产值的20%,在端游、页游、手游、游戏游艺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加强文化单位创新创意能力建设,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今年5月深圳文博会期间,省文化厅就联合省旅游局举办“旅游文创产品创新设计高峰论坛暨项目对接会”,促进创意设计与文化文物单位、旅游企业对接。会议专门邀请国内及台湾地区专家就文创旅游产品的研发进行理论探讨、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为推动创意设计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搭建对接平台,对接会征集了文化、旅游企业需求对接项目53个,其中有6个项目在会上成功签约对接。8月,由省文化厅草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结合广东实际提出“积极探索、规范引导,试点先行、创新机制,加强合作、融合发展,积极推广、强化保障”等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对广东开展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明确了方向。同时,省文化厅确定并向文化部报备广东省文化文物试点单位,争取国家层面支持,通过推动文化文物单位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文创产品开发,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推进文化消费结构优化。
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省文化厅大力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先后印发了《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暂行办法》,不断完善政策措施。2015年7月,由省文化厅起草,省委办、省府办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特别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同时,为有效实现管办分离,省文化厅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馆藏文物及美术作品征集、省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设备维护、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省艺术节、文化惠民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以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实施,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此外,省文化厅支持民办博物馆发展,引导和支持民办博物馆积极争取“省鼓励民办博物馆建设专项资金”。2014-2015年,省财政共下拨专项资金1300万元,对社会效益良好的省内29家重点民办博物馆进行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