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广州黄埔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创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7-02-07 09:32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7-02-07

  近年来,广州黄埔区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的总目标,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精神,及省、市关于文化馆、图书馆服务体系改革工作的要求,以建设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现代文化馆服务体系为两个重要抓手,创新思路、提升品质、完善机制,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一、公共文化设施形成完善网络 

  黄埔区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15个街镇文化站均为省一级以上文化站,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553平方米,位于广州市前列。特别是积极探讨“政府+企业”共建公共文化设施模式,在辖区内有需求、有积极性的园区、企业设立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孕育、推进了华新园分馆、联创分馆等一批企业园区图书馆分馆的诞生,深受群众欢迎。落实新建楼盘社区公建配套设施的移交文化部门管理机制,探讨建立新建楼盘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社会化运作模式,推进“保利香雪山”公建配套设施的设计、装修等工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十分钟文化圈”。 

  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紧接地气 

  实现了群众艺术服务数量同比翻一番,全年送艺术服务进社区(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共3985场次,全年免费派发精品文化艺术惠民票券45000余张,受到群众热捧。公共阅读服务实现了“三个超百万”的突破,馆藏量达118.9万,同比增长17.7%;图书外借量109.5万,同比增长147%;读者接待量171.7万人次,同比增长123%,成为广州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群众文艺作品深受欢迎,舞蹈作品《星期天》多次代表广东省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各类精品展演。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深入民心,每年吸引超过120万人参与活动。 

  三、公共文化改革形成创新模式 

  作为全省首批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按照“图书馆先行、文化馆跟进”的步骤,系统化构建“总馆+分馆+服务点”的服务三级空间布局,并打通横向联系形成矩阵网络。借鉴成熟连锁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按照“理念相统一、外观同标识、服务标准化”的要求,打造成连锁式、标准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机制,推进决策、执行、反馈流程再造,实现资源流通和信息流通及时、通达。准确规定总馆、分馆、服务点的功能定位,明确分工和协作关系,确保服务体系内部之间的运作畅通。结合黄埔区大型企业、园区文化需求大的实际,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办、社会参与”机制,着力打造了企业园区图书馆分馆华新园图书馆样板,创新性地在功能上将图书馆阅读服务功能与园区社会服务功能结合,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政府主导+企业主办+社会补助”运作新模式,“华新园图书馆”样板得到文化部、省文化厅的高度认可,成为可复制建设的园区图书馆。 

  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 

  探索“互联网+文化”服务手段,建立健全文化馆、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推广APP、艺术推广APP等服务平台,完善了线上线下服务群众渠道,为群众及时提供详尽的艺术惠民信息和阅读推广服务资讯。在图书馆创新引进自助办证、借还系统,安全检测系统,智能综合借还服务终端,智能书架等设备,完成图书馆管理从传统技术到RFID技术的过渡,引入图书供应商在该分馆设置图书“以需订购”的公共图书直采服务平台,实现图书馆服务智能化、读者自助化和便利化。完善图书馆自助终端设备程序的功能规划与开发,更新自助办证、自助借还、盘点系统、智能书架、文献搜索与导航等应用程序,在数据储存、数据读取方面,准确率达98%以上,受到同行的赞誉与认可。(来源:广东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