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广东文化艺术新品牌绽放改革开放前沿风采
发布时间:2017-02-28 10:43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7-02-28

  1月7日至17日,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成功举办,马友友、迈克尔·斯特恩、余隆等一批大师级音乐家和来自全球20个城市的华人青年音乐家80余人,参加了先后在广东、香港和台湾举行的演出、交流和授课活动。音乐周期间,组建了1个音乐周交响乐团,举办了6场音乐会演出、5场公益讲座式“乐聚·畅谈”音乐活动,开展各种规模、各类组合的工作坊、排练、培训活动超100场,现场参与音乐周活动的公众达6000多人次。“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作为广东最新推出的一个国际性高端艺术品牌活动,赢得了国内外音乐界广泛认可与赞誉。

  一、名人带动,架起连接中外的音乐“丝绸之路”

  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大师云集,名家荟萃。著名指挥家、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担任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国际音乐大师马友友担任音乐周艺术总监,名人效应引发了强烈的宣传效应,使音乐周持续受到国内外主流业界和主要媒体的高度关注。由马友友创立的丝绸之路乐团核心成员及美国顶级交响乐团首席音乐家组成的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导师团队,是音乐周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导师团队中的每一位都是音乐领域或艺术教育领域的先锋,是跨文化传播的推动者。导师团队与来自不同地域的华人青年音乐家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带着不同文化背景在一起创造新的音乐,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延展。

  二、内容创新,重在挖掘华人青年的音乐潜力

  音乐周不仅安排团员跟随导师学习,也鼓励团员们将自己的想法拿出来与导师们进行交流。音乐周不是单纯为提高演奏技术能力而举办的训练营,而更强调华人青年音乐家们相聚在一起,学习、交流、创造和享受音乐。在音乐周里,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迈克尔·斯特恩带领全体学员练习古典、浪漫、印象、现代乐派的曲目的同时,导师们全程参与,对乐团各声部进行排练。马友友等导师与团员们一起参与的“丝绸之路工作坊”更是打破常规,让团员用耳朵、心灵而非通过传统的看曲谱感受和演奏音乐。连续5个晚上的“乐聚·畅谈”音乐活动中导师与学员、包括观众参与的对话环节,使音乐周团员们的理念在这些陌生而新奇的学习中有了很大转变。在短短十天的音乐周里,临时组建的YMCG交响乐团里素不相识的80位青年音乐家建立起高度的认同与默契,顺利完成学习、训练和包括广州、台北、香港三地的交响音乐会演出。团员们在活动结束之后纷纷表示,这是他们在世界其他地方从未所参与过的、一个发现音乐真正乐趣的音乐活动,参加音乐周活动,不仅是音乐的交流与学习,更多的是思想的碰撞与自我的提升。

  三、青年主角,聚焦海内外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

  音乐周在内容设置上,聚焦年轻一代,把音乐知识学习和个人修养提升融为一体,参与者可以从中加深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也能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灵活的思维。作为音乐周内容实施的载体,特别组建了一支由35岁以下青年音乐家组成的乐团,命名为YMCG交响乐团,Y代表青年(Youth),M代表音乐(Music),C为文化(Culture),G即广东(Guangdong)。乐团的成员,在世界各地报名的华人青年音乐家中挑选。自去年10月份公布组建首届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以来,共吸引了跨越三个大洲,近百个音乐院校、艺术团体及专业机构的600多位音乐家申请报名加入。他们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俄罗斯、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乌鲁木齐、拉萨、呼和浩特、杭州、西安、昆明、青岛、香港、澳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也包括东道主广州交响乐团的青年音乐家。经选拔,来自海内外20个城市的华人青年音乐家入选成为首届音乐周乐团成员。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是国际国内比赛获奖者和一流职业乐团的现役演奏员,本届音乐周乐团也成为全球第一支汇聚全球华人青年音乐精英的乐团。

  四、三地联动,扩大音乐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音乐周的举办初衷,就是把音乐周在广州的训练成果向社会大众展示,更大范围地提升音乐周的国际影响力。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中广东、香港、台湾三地联动十分频繁。在项目宣传与团员招募方面,自去年9月7日召开音乐周首次新闻发布会之后,音乐周得到了来自台湾与香港两地音乐专业院校与青年演奏家们的高度关注。来自台湾和香港的文化名人,纷纷表示欢迎音乐周项目到两地巡演并推荐优秀年轻演奏家参与该项目。台湾、香港两地音乐老师们的大力宣传,吸引不少来自港澳台的青年报名。最终,在港澳台三地超过150名候选人中,录取了将近20人加入YMCG交响乐团。音乐周在广东、台湾、香港三地的演出活动受到了大众的高度关注并取得巨大成功。1月13日至1月15日,YMCG交响乐团相继在广州的星海音乐厅举行了两场室内乐音乐会和一场交响音乐会。在两场室内乐音乐会上,团员们由各种乐器演奏乐手组成的室内乐小组,演奏了各自精心准备的室内乐及即兴创作的室内乐曲目,新颖、充满活力而又体现各自音乐个性的曲目令观众耳目一新。在台北艺术大学和香港演艺学院的公演,通过再次展示室内乐、即兴音乐及交响乐曲目的YMCG交响乐团,以更加成熟的姿态为大众展示音乐周的成果。

  五、媒体推介,勇攀音乐艺术高峰

  从去年9月7日召开举办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新闻发布会开始,常规的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纸媒在举办前期和举办期间多次跟踪并驻场报道。除此之外,新媒体的加入使本届音乐周的举办更加广为人知,人民网、凤凰网、南方网、大洋网、新浪、腾讯等多次转载音乐周报道。仅在音乐周互联网合作伙伴“奥地利音乐频道”一家网络平台上,音乐周相关短视频的浏览量就达1200多万人次,包括举办首届音乐周新闻发布会后至音乐周举办前夕的400多万浏览人次和音乐周举办期间的近800万浏览人次。马友友官方网站在首页的显著位置,公布了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相关消息,也引起了国际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在举办本届音乐周之前,广东还缺少一个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音乐活动。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改变了这种局面,起点高、规模大、影响广,不仅受到了参与活动的青年艺术家的大力点赞,更得到包括马友友在内的导师团队的高度认同。资深文化媒体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谌强在观摩了本届音乐周前三天的活动后,就以《翻开中国交响乐崭新的一页》为题专门撰文报道活动盛况,引起了强烈反响。

  六、文化惠民,社会影响力突出

  国际一流的软硬件设施是本届音乐周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音乐周期间的活动演出地点多样,除了在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广州交响乐团团址和国内最佳自然混响音效之一的星海音乐厅举行外,还在广东星海演艺集团大楼户外草坪临时搭建了兼具多功能的“篷房音乐厅”,留下了“音乐融入生活”的足迹。特别搭建的“篷房音乐厅”,除白天兼具团员活动中心、媒体中心等功能,晚间则化身非常规表演场所,数场由艺术总监马友友策划的“乐聚·畅谈”音乐活动在此与公众见面。音乐周举办期间,除了每天上下午的内部活动和多场开放式排练活动以外,每晚都是对外的公开活动,包括两场交响音乐会、两场室内乐音乐会、五场公益讲座式“乐聚·畅谈”音乐活动,以及台北、香港巡演。直接参与上述音乐会和活动的公众达6000多人次。1月7日音乐周开幕的首场交响音乐会全场所有位置统一以公益票价100元发售;1月15日斯特恩与马友友音乐会也安排了超过300张惠民票发售,票价低至200元;两场室内乐音乐会全场所有位置统一以极低的公益票价35元发售。音乐周中最特别的五场“乐聚·畅谈”音乐活动则免费对公众开放。台北、香港巡演则选择在台北艺术大学和香港演艺学院举行,作为青年文化交流项目免费向台港青年学子开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来源:广东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