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壮剧《天上恋曲》剧照。
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剧照。
新年伊始,从北京传来喜讯:在文化部举办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授牌仪式上,广西两大剧目入选——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自治区文化厅倾力打造,广西壮剧团创作排演的现代壮剧《天上恋曲》被评为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广西桂剧团创作排演的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入选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项目。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旨在扶持舞台艺术发展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入选作品代表着我国舞台艺术领域最高水准。在2011年4月召开的全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座谈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强调,要加强对广西文化艺术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多出精品力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广西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给予了指导和资金支持,并对《天上恋曲》剧本创作提出了建设性修改意见。
自治区文化厅自2008年提出“打造广西气派的舞台艺术精品”以来,以大创作推动大文化,通过举办剧展、音乐舞蹈比赛等全区性专业艺术赛事,鼓励、支持、扶持全区文艺院团立足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积极打造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性俱佳的文艺精品。
现代壮剧《天上恋曲》是一部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现代壮剧。全剧通过一聋、一哑、一盲三位身体有残障的人相互扶持、依靠,残缺的生命最终因爱而变得健全、完美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壮乡新时代的浪漫恋曲。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通过三国时期曹丕、曹植、甄女之间围绕王权、亲情、爱情展开的故事,发出人性的呐喊和真爱的呼唤。
“好戏是靠磨出来的,精品是靠改出来的。”在谈到《天上恋曲》创作、修改过程时,编剧常剑钧感慨道。从2007年策划到参加广西戏剧展演,再到2011年的改版重排,《天上恋曲》从剧本到唱腔、舞台设计等方面均经过无数次修改。主创人员抓住现实题材中表现难度最大的残疾人题材,表达人类对健全人生和情感沟通的渴望,使剧本主题得以升华。从音乐形象到舞蹈造型,均巧妙利用原生态民族性元素,在对原生态和古老文化挖掘、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全剧独具特色的舞蹈和造型语汇。
《七步吟》则在充分发挥桂剧艺术魅力的基础上,融合、渗透舞剧表演艺术,巧妙利用“圆”与汉代“玉璞”的元素,使舞台既有恢弘庄严的宫廷场景,又有如梦如诗的唯美画面。通过对历史奇闻的重新演绎,展现人情、恋情、亲情、家国情,表达人和、家和、国和的和谐深意。
来自北京的戏剧专家在观看《天上恋曲》演出后,赞叹:“看完戏后,非常兴奋,感觉到了广西的大美大爱!”《七步吟》在南宁公演时,观众写下的感受是:唱腔绕梁不绝,乐曲时而婉转流畅,时而韵味绵长,心情随剧情起伏跌宕……
2012年是打造广西气派舞台艺术精品的重要一年。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表示,自治区文化部门将以《天上恋曲》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契机,举办广西剧展等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推出一批体现广西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海洋文化、和谐文化、工业文化、开放文化,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性俱佳的文艺精品,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舞台艺术精品。(蒋林)
上一篇: 广西一批文化项目和作品获“国字号”殊荣 |
下一篇: 广西4艺术团分赴亚洲6国送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