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在靖西县龙邦镇龙邦口岸正式启动建设。
预计在未来3—5年中,全区8个市、区、县将精选出中越边境5公里内具有本地区代表性、非遗项目集中呈现的镇、村、屯为建设基地,加大建设力度,使之成为文化辐射示范基地。在8个市、区、县遴选出8个点,即:东兴万浘岛、防城区峒中镇、宁明爱店镇、龙州水口镇、凭祥友谊镇、大新硕龙镇、靖西龙邦镇、那坡平孟镇,以国家级名录为核心,以自治区级名录为重点,以市、县级名录为基础,以传习基地为抓手,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由东向西、由点成线,建成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长廊。
示范带将设立京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那坡黑衣壮民歌生态保护示范区、壮剧艺术生态保护示范区、天琴艺术生态保护示范区等,保护其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实行区域整体性有效保护。此外,对一些民族传统习俗节庆活动,如靖西端午药市、东兴京族哈节、金龙侬侗族节、那坡彝族跳弓节、大连城武圣宫庙会、高林村瑶族阿宝节、宁明花炮节、硕龙与下埌中越歌圩等,施行“提升工程”,通过资助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服装和道具、收集资料等多种形式,促使边民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到求知、求技、求乐、求和具体行为中,让边民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受益。(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
上一篇: 广西“软硬兼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 |
下一篇: 广西凭祥:山歌飘过友谊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