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5月18日至6月18日)期间,全区各级各地文化部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的主题、中国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宣传月期间,各地文博单位在文博类媒体、网站显著位置刊布与节日有关的宣传内容;在各大文物保护点、大型广场悬挂宣传标语、口号,设立宣传版面、文化遗产咨询台,免费发放宣传单。各级文博机构举办讲座、咨询和培训,开展免费文物鉴定活动。梧州举办博物馆创新与发展论坛。玉林举办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座谈会,制作和播放重点文物保护宣传短片。百色利用电视等媒体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海、防城港、贵港组织文博人员深入文物重点乡镇和学校,向群众、师生推广普及文物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知识。
举办特色鲜明的展览、展演活动,领略文化遗产魅力
宣传月期间,南宁、柳州、桂林多地文化单位推出各类主题展览和展演。自治区文化厅组织近500名农民非遗传承人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六大主题活动。其中,《铜鼓风谣》——铜鼓习俗展演和《品味边关》——中越边境传统美食展示广受好评,《巧手慧心》——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展示,由全区14个地市近200名艺人在现场以工艺制品及现场手工制作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广大观众了解了各地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的精彩制作过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展览教育”、“亲子主题”、“志愿者及博物馆之友”等活动,推出“我爱团扇”制作体验活动。南宁市民汇聚南宁孔庙,共同参加传统开笔礼、中考誓师大会及民间剪纸展等系列活动。柳州与上海联手推出两地画家艺术作品展。桂林开展甑皮岩公共考古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开展“影像?记忆”巡展走进学校和厂矿活动,组织“桂海碑林”拓碑活动。梧州举办梧肇文物联展,举行梧州地方民俗文艺展演。钦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校园、军营”活动,举行坭兴陶“火祭”活动和文艺晚会。贺州组织高校学生参观博物馆,举办动物标本展,开展瑶族服饰文化活动。河池举行主题山歌会,组织村民表演队进行民俗风情表演。
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赛事,共享文化遗产大餐
南宁、钦州、百色等地举办各类摄影比赛。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举办“第二届广西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少儿民族服饰大赛。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羊毛毡创意DIY民族娃娃画像大赛。南宁孔庙举办儒学知识竞猜。柳州全城开展《文化?正能量》微电影大赛活动。崇左联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举办“红领巾讲解员”评比活动。
宣传月期间,自治区文化厅还举行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授牌仪式、百家博物馆授牌仪式。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各级文化部门、文博单位免费开放博物馆近百家,发放宣传单(页)数万份,悬挂宣传标语近千条,组织放映宣传片近十部,举办专题知识讲座近百场,开展各类比赛数十场,吸引各界群众百万余人参加,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拉近了各界群众与文物工作的距离,有效宣传了文化遗产事业取得的成就,促进了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