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积极探索流动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子,通过“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流动大舞台”等流动文化服务平台,建立起了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流动文化服务网络,有效地扩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提升了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缩小了城乡文化服务水平差异。
一、“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让公共文化服务“动”起来
在服务重点上,突出公共文化服务的薄弱地带和弱势群体,让优质的文化资源主动流向难以享受固定文化服务的地区和人群。在服务模式上,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充分体现方便快捷的特点,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家门,走入千家万户,真正做到了“动”起来。比较典型的有图书馆的“汽车图书馆”、“图书馆流动站”、“流动课堂”、文化馆的“流动艺术辅导站”等模式。南宁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充分发挥“汽车图书馆”优势,深入企业、学校、军营、社区,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服务,不仅能够现场办证、书刊借还、图书预约等普通服务,还能为读者现场查询信息、下载资料等,不仅为设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区图书馆提供辅助服务,还把图书馆服务推展至没有固定图书馆的偏远地区。此外,南宁市级图书馆及各县区图书馆还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在条件好、需求旺盛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乡镇、企业、社区、工地、军营、机关单位等设立了100多家图书流通站,针对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定期更换图书,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利用率,受到广大读者的强烈欢迎;利用图书馆的优势资源,积极把以“绿城讲坛”、“蒲公英讲堂”等为代表的读者讲座把群众需要的科技、法律、医疗卫生等知识送到最需要的群众手中。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把艺术培训服务带出馆舍,开辟了南宁市虎丘村农民艺术培训基地、南宁市海飞农民工子弟学校艺术培训基地、南宁市新竹社区艺术培训基地、南宁市盲聋哑学校青少年文艺辅导基地等馆外艺术培训基地,并且逐年扩大规模数量,使群众受益面不断增加,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二、打造流动文化服务品牌,让流动文化服务“亮”起来
为进一步提升南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整体水平,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以来,南宁市以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流动服务项目为依托,以服务市民群众为宗旨,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为重点,以“服务中心、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为目标,广泛开展公共文化公共服务“一馆一品”的流动公共文化服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南宁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已打造了南宁市图书馆的“绿城书香·相约邕图”、南宁市群众艺术馆的“百姓大舞台 想秀你就来”、横县图书馆的“端书讲坛”及横县文化馆的“欢乐花乡”群众文化大展演等27个流动文化服务品牌,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以本馆主打服务品牌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如南宁市图书馆的“绿城讲坛”把甜瓜的种植与管理、家庭教育讲座、《百鸟衣》艺术赏析、“十二五”课题专家报告会、食品安全科普讲座、工地安全急救知识讲座等52场讲座送到基层;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蒲公英”讲坛开展活动42次,并长期进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南宁市群众艺术馆以基层群众为公益性艺术培训的重点对象,努力拓宽公益性艺术培训的渠道,开展了中老年艺术志愿服务培训、农民工艺术志愿服务培训、少儿艺术志愿服务培训等免费培训。2013年,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共组织开展知识讲座、培训辅导、送书、送文化活动400多场次,受惠群众达300多万人次。一批区域特征凸显、优势突出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渐渐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在南宁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科学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扎根基层,把流动的文化服务“种”下来
2008年以来,南宁市将扶持百支村屯社区业余文艺队工作列入了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有计划的将100支有一定演出和创编基础,能主动支持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的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列为扶持对象,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安排市县乡三级文化馆、站专业人员对文艺队进行专业的指导、辅导,五年来,全市累计扶持村屯社区文艺队500多支,开展培训1000多次,培训基层文艺人才达10000余人。这些被扶持的业余文艺队每年为群众演出达3000多场次,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基层文化传播的“种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流动大舞台”,让更多的群众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每年均组织举办南宁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南宁市社区文化艺术节、“文化伴你行·情暖农民工”农民工文化艺术节、南宁市夕阳秀艺术大赛、南宁市广场舞大赛、南宁市青春艺术大赛,南宁市少儿文化艺术节等,积极为业余文艺搭建展示平台,六县六城区也打造了一批县区“一地一节”文化品牌活动,全市每年平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参与观众约500万人次;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尤其是2010年以来,组织开展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活动,全市12个县区、3个开发区、102个乡镇、24个街道办、1300多个村委会和300多个社区委员会的基层群众踊跃参与,三年来,大展演累计演出10000多场,参与群众500多万人次,初步形成了村村建阵地,乡乡搭舞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良好局面,成为近年来南宁市最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盛事,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和文化平台。(来源: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
上一篇: 广西农具节活动缤纷多彩 万名游客感受壮乡“那”滋味 |
下一篇: “2014悉尼·广西文化周”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