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西
广西
广西六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引领作用突显
发布时间:2014-07-07 10:5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7-07

  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扶持引导下,目前,广西6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已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催生出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骨干文化企业,打造出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为全区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做出了示范。

  做大品牌实力的示范作用突显。广西榜样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长为一家集出版、影视、品牌、公关、艺术、演艺、动漫七大产业为一体的多业联动、互补互促的新型文化综合体企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10719万元。2013年,桂林愚自乐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9.5万人次,景区经营总收入4198万元。2013年,《印象·刘三姐》大型大山实景演出全年共接待观众135万人次,安全演出518场,营业收入近1.7亿元。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2013年企业总销售额1210万元。五通镇全镇20人以上的画坊有40多家,绘画内容达20多种,2013年产值达2.3亿元,绘画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靖西县旧州绣球产业示范基地生产绣球30万个,收入400万元。

  创新文化业态的示范作用突显。《印象·刘三姐》开创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成为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典范,引发了全国性的实景演出建设热潮,全国很多省市纷纷效仿和借鉴,结合本地资源特色,推出实景演出项目。2013年9月,投资近3亿元的愚自乐园地中海度假村盛大开幕,融合甲天下的桂林淳美山水、现代艺术以及健康休闲的度假理念,为追求优质生活的游客,缔造全新的休闲度假体验,被评为“广西十大创意”项目、Trip Advisor官网“最佳家庭度假奖”。五通农民画创新销售渠道:利用周末送到桂林自由书画市场销售,通过上网与外地销售商签订订单销售,开拓外地及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开设画展销售,如在五通拥有最大作坊的李国成在桂林举办个人画展,一幅画最高能卖8万元。

  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示范作用突显2013年,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有效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坭兴陶文化产品,使保护传承与生产发展互相融合,使坭兴陶传统技艺不断发扬光大。五通农民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明朝开始,当地农民以绘制门神、财神等作画挣钱。近年来,农民绘画充分利用市场运作的方式,走“农民为主体、政府扶持引导、市场导向”的发展道路,促进了五通绘画产业的蓬勃发展。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突显。《印象·刘三姐》公演以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来阳朔旅游,给阳朔及桂林相关产业带来了强大的拉动力。仅以旅游业为例,项目公演以来,阳朔县旅游人数从2003年的281.8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1070万人次,其中留宿人数从23.3万人增加到430万人次,床位数从6100张增加到42000张,旅游收入从2.44亿元增加到了60.5亿元,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拉动效应。五通镇通过商业运作,建设总投资3.9亿元,集技艺培训、信息交流、书画展示、市场交易、旅游参观为一体的“中国农民画第一村”,打造岭南最大的农民书画集散中心、桂北最大的农民书画艺术教育基地、临桂县最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观之一。

  增加群众就业的示范效果明显。愚自乐园地中海度假村秉持敦亲睦邻的理念,聘用的395名员工,有200多位来自附近乡村,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印象·刘三姐》演员600多名,其中300多名是当地村民,使演出体现了原生态的本色。以每位村民每月在公司获得1000—2000多元收入计算,每人每年可为家庭增收15000--20000多元;而其他村民通过开农家饭庄,演出时段出租、出售一些小商品,也获得了不少的收入。钦州市坭兴工艺美术陶企业从2011年前的27家,三年内迅速发展到105家,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五通镇全镇有1000多户专门从事绘画产业,整个绘画队伍达5000多人。

  履行社会责任的示范作用突出。2013年,广西榜样传媒集团多次参与各种公益广告的制作,多次为灾区组织义卖捐助活动,为贫困学校捐款捐物,慰问福利院孤寡老人及儿童等,参与广西多个旅游城市招商活动的策划及宣传。愚自乐园设立基金会,积极扶助当地社区的建设,2013年开展捐助活动9次。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的展示、展演活动,如,参与中央电视七台《乡土》栏目拍摄“钦州坭兴陶”和《农广天地》栏目拍摄“跟着大师游钦州”两个专题节目;参加中国—东盟文化论坛非遗展;组织排练《坭兴六艺古风》舞台表演节目,参加钦州群众艺术节文艺晚会汇报演出。(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