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湖北
湖北
湖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4-10-29 10:0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10-29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北省按照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一、政府主导责任进一步落实。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专题审议省文化厅制定的《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把加快构建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四项重点任务”之一进行部署,将14项有关内容纳入督办目标。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省文化厅财政拨款3.77亿元,较上年净增1.27亿元,增幅达50.8%;累计下达地方公共文化建设资金近10亿元。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全省累计达30多亿元,一大批市、县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得到建设。“十二五”以来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建筑规模近100万平方米,总投资100多亿元,超过以往所有“五年计划”之和。 

  二、统筹协作取得重大进展。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31个部门参与的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厅;部分县市建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实行定期例会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湖北省文化厅牵头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住建厅、省旅游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了“协同改革融合发展机制”,确定18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合作事项。武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和行业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襄阳市政府出台了《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大力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示范区创建有序推进。国家、省两级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途径。出台了《示范区创建过程管理规定(暂行)》,明确激励约束机制。将制度设计研究作为创建验收前置条件,引导各地探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根据改革导向,为每个创建地区确定6项破解任务,并实行月度台账、验收前置和一票否决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创建地区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依托第三方调查研究公司,客观深入了解群众文化需求,促进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目前正在探索完善工作机制和群众评价结果运用办法。 

  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大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影响力。目前已经形成东湖音乐会、长江讲坛、“我们的中国梦”百团送戏进万家演出、全省优秀剧目优秀美术作品展演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巡回演出、群星奖优秀作品巡演、江城大学生艺术讲堂省在校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行动以及各地举办的“月月演”、“周周乐”、“赛歌会”等众多群众乐于和便于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大大提高了群众文化的覆盖面和参与率。(来源:湖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