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记者张莹莹报道:河南省渑池县地处豫西山区,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就发现于渑池仰韶村。近年来,渑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育县战略,打造文化品牌,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渑池县委书记薛蒙林表示,渑池将长期实施文化育县战略,关键是打好仰韶文化、和谐文化、渑池曲剧“三张牌”,建设文化新渑池。
以项目建设打造仰韶文化
2010年,渑池县委把实施文化育县战略列入议事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县政府紧紧围绕文化育县战略,以仰韶文化、和谐文化为主题,对渑池县城市主题定位与区域经济整体进行了策划,制定了打造和谐之都、建设仰韶文化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按照这一框架,渑池县委、县政府实施仰韶文化遗址保护规划,并对仰韶文化进行了精心包装、打造,计划投资4.5亿元,规划建设3个文化产业项目,兴建占地12平方公里的仰韶文化园、4600平方米的仰韶文化博物馆。
几年来,渑池县非常重视仰韶文化交流,在国内外举办了仰韶文化展、仰韶文化周活动,让中外观众近距离感受仰韶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中原文化的巨大魅力。今年10月,首届国际仰韶文化节和纪念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纪念大会将在渑池举行,10多项文化、经贸活动将同时开展。
以艺术精品创和谐渑池
据《史记》记载,秦昭襄王曾与赵惠文王在渑池会盟,并筑会盟高台。渑池县以“秦赵会盟”历史故事为载体,打造“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名片,营造和谐共处、共建和谐的文化氛围。渑池县文化局以“秦赵会盟”历史故事为素材,创编了大型曲剧《渑池会》。该剧在渑池县乡村巡回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今年6月,以渑池县秀美山川为载体,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成果的电影《留驻桃花塬》首映,取得良好效果。
2009年,渑池县曲剧团以河南省十大爱心人物之一郑秀珍为原型,创编了大型现代曲剧《大山的女儿》。该剧在河南省戏剧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被河南省文化厅确定为唯一一家县级剧团重点加工剧目,在郑州市艺术宫进行了展演,在河南省人民会堂进行了汇报演出,受到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还应邀参加了北京市宣南文化节演出活动,受到北京观众的赞誉。
几年来,渑池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每年每村演一场戏,每月每村放映一场电影,让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以文化产业壮大文化渑池
渑池文化育县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支撑。渑池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丰章说:“发展经济社会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持,发展先进文化需要经济社会支撑。渑池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全县人民的共同参与,这是实施文化育县战略的一条基本经验。”
渑池不仅有仰韶文化研究会、仰韶观赏石协会以及仰韶文化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东方饰品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和企业,还创办了仰韶彩陶作坊、黄河澄泥砚厂,建成了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大峡谷风景区,开发了以刘少奇旧居、八路军渑池兵站、豫西特委会议旧址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线,以仰韶文化遗址、秦赵会盟台为中心的文化旅游线,以仰韶森林公园、仰韶大峡谷为中心的山水风景旅游线,以仰韶杏花节为媒的农业生态观光游,以仰韶酒业公司、仰韶水泥集团、仰韶玻璃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为中心的工业观光游。
目前,渑池县已初步形成以奇石、书画、彩陶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产业,以创意、设计、策划、制作为代表的设计包装装潢产业,以仰韶文化品牌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以南村移民纪念馆为代表的移民文化产业等文化产业体系。2010年,该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创历史新高,达到1.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