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驻河南记者陈关超 张莹莹 实习生 尚青报道: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问题也日渐成为河南省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通过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加快构建中原经济区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以文化之强推动强省之强,是河南省上下需要认真研究并深入思考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专访了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
八大文化体系建设是关键
中原经济区不仅具有区位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而且具有突出的文化意蕴。李庚香认为,结合河南实际,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关键是要建设八大文化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品文化生产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物保护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和文化创新体系。
首先,大局、大仁、大义、大气的历史传统,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以及“三平”精神的与时俱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河南的具体体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主体内涵,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河南要紧紧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构建精品文化生产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物保护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和中原气派的大作、力作、名作的精品文化生产体系。要积极创新,整合资源,提升品位,打造品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注重思想文化、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的优势,充分挖掘根文化、姓氏文化等中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培育并打造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同时应加强历史文化遗迹的勘探、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分区域构建一批文化旅游基地,培育一批彰显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
其次,河南文化企业的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意为动力,进一步打造具有更高知名度和更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争当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同时应抓住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开展大招商活动的契机,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精心策划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强宣传推介,引进战略投资,争取落户一批有影响的重大项目,促进资本的大融合、技术的大提升、产业的大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全面转型。
此外,还要重视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以及文化创新体系。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和完善加强宏观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法律法规,切实解决文化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大力发展对外传播体系,推动文化走出去,不断提升中原文化的知名度和辐射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构建强大的新闻传播体系,充分重视网络的力量。
将文化管理寓于文化服务中
李庚香说,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切实承担起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这一重要职责,通过领导方式的转变推动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形成重文化、抓文化、兴文化的文化氛围。
李庚香认为,领导方式的转变对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文化生产力的解放都十分重要。作为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要不断强化领导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创造条件的理念,把文化管理寓于文化服务之中,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改善服务方法,增强服务本领,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针对河南具体的文艺工作,李庚香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同文艺家联系制度,广泛听取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对文化建设工作真情付出,真心为艺术家服务。
上一篇: 河南省文化厅举行2012年新春联欢会 |
下一篇: 河南命名首批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