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地时间8月26日晚8点,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美因茨市莱茵黄金剧场内响起了浓郁的中国黄河文化的音乐声。这是中德文化年中的一场文化交流演出,由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在此演出大型原创乐舞《黄河风情》(原名《风情河之南》),演出受到了德国观众的欢迎,剧场内掌声阵阵。
中原乐舞登陆德国
在中德建交40周年之际,应德国市长联席会议亚洲区主席J.S.Lue先生邀请,河南省文化厅组派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大型乐舞《风情河之南》剧组一行62人8月24日启程赴德国参加中国文化年活动。
大型原创乐舞《风情河之南》是河南省重点剧目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由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独立出品。全剧分五个部分:序幕《梦之旅》和《春之诗》、《夏之韵》、《秋之实》、《冬之梦》。以四季层层递进的时序结构方式,以两个人物从幼年、少年、青年到成年不同人生阶段的形象作为串联,引领观众踏着浓缩了的人生轨迹,走进中原人欢乐和谐、七彩斑斓的生活。《风情河之南》搬上舞台后曾在上海世博会演出一周,受到了中外观众的欢迎。
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总经理张振中介绍说,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近年来代表我省出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很多,但带大型剧目出国还是第一次。
河南省文化厅、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对此次赴德国演出非常重视。先期派专业人员到德国美因茨市莱茵黄金大剧院查看舞台,这个剧院虽然得名于瓦格纳的著名歌剧《莱茵的黄金》,但该剧院并不是标准的剧场,而且一个可以进行多种形式演出、表演的大厅。因为该剧院舞台没有副台和足够的吊杆,不适合原版《风情河之南》的演出。根据舞台情况,对舞美配置、演员阵容都进行了适当的缩减,并为便于德国观众理解更名为《黄河风情》。
编导赵栩可说,整个剧目的框架和演出时间基本没动,主要改变的是舞美和演员阵容,原版台上演员多达80人,现在只有40多人。这个版本我们在郑州进行了多次排练,效果还不错。和话剧等语言类、情节类节目不同,歌舞类节目主要靠演员的肢体语言和优美的音乐、歌声打动观众,这对有欣赏歌剧习惯的欧洲观众应该不存在什么障碍。
长期在德国从事中德文化交流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克清介绍说,中德文化年已经举办了5年,今年是最后一年,前三年在中国举办,后两年在德国举办。今年到德国演出的中国剧目、节目有40多个,大部分是中国文化部派遣的,其中一小部分是德国政府邀请的,《黄河风情》是德国政府今年邀请到德国演出的第五个中国剧目。
谈到为什么邀请《风情河之南》,刘克清说,中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受德国政府委派到河南先期观看了演出,感觉这个节目能代表中国文化风格,就向德国政府进行了推荐,并把演出录像带送给有关官员看,他们也感觉不错,于是正式邀请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来德国演出。
8个当地孩子加盟演出
《风情河之南》剧组8月23日下午从郑州乘大巴赴北京首都机场,24日一大早就乘机经停华沙飞赴德国,因为飞机晚点等原因,到达德国法兰克福时已经是当地时间24日晚11点,舞美人员顾不上休息连夜赶赴几十公里外的美因茨市莱茵黄金剧场装灯、装台。演职人员25日上午稍事休息,25日下午就进入剧场开始走台。26日上午、下午又进行了排练、彩排。因为舞台太滑,编导决定除陈静、燕峰、薛青、王园园等几个歌唱演员外,其余演员赤脚演出。
在26日的排练现场,记者发现了八个小孩加入了排练,来的时候代表团成员中并没有儿童,他们来自哪里?又是什么角色?
张振中介绍说,《风情河之南》中有几处过场戏需由小朋友串场,还要扮演小鸡仔和观看斗鸡的小朋友,因为没法从国内带小演员来,就委托德国法兰克福的艺术界人士帮助物色了几个小演员,他们有华人的孩子,也有中德混血儿,有的会说中文,有的还不怎么会说,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多。
在舞蹈演员史曼的调教下,仅仅经过两天的排练,八个孩子就登台演出了,虽然表演稚嫩,但很受观众的欢迎。
一位参加演出的女孩子说,非常喜欢这个舞蹈,尤其是斗鸡表演,能摸鸡屁股,非常好玩儿。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很高兴,以前知道一些中国文化,这次亲身体验到了。
一位孩子的母亲马瑞说,这些孩子来自法兰克福希望艺术团,他们一个星期练半天中国舞蹈。我们非常乐意让孩子们来参加演出,体验中国文化,这是一根线儿,能牵着他们,别忘了自己的根儿。
中德文化年中的一个亮点
演出定在德国当地时间8月26日晚八点开始,但让记者想不到的是6点半就有很多观众在门口等待了。到七点观众可以进场的时候,剧院门口已经排成了长队,这些人中欧洲白人、黑人占了绝大多数,华人观众比较少。
进入了剧院大厅,观众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喝饮品看节目单聊天,享受开演前的悠闲时光。
晚八点,近千名观众用热烈的掌声迎接演出的开始。演出的每一个片段结束观众都会热情地鼓掌,演出结束时观众长时间热烈鼓掌,不少观众还涌向舞台和演员合影留念。
埃森巴赫夫妇告诉记者说,非常喜欢这个歌舞节目,演员很投入,演出很精彩。斗鸡、九连灯等节目非常有特点。我们以前曾收藏过一些中国娃娃玩具,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希望有机会再去中国。
艾雅伯雅女士说,音乐很优美,我很喜欢那些中国服装,我知道中国有少林寺,还有太极拳,有计划去中国看看。
哈德曼博士说,我对中国的歌舞有一些了解,和西方的歌剧不同。这台演出服装很美,舞蹈是中国的,背景音乐中有西方音乐的元素,这是一种尝试。
在德国生活了20多年的河南老乡苏鸿雁激动地说,来德国20多年了,第一次看家乡的演出,节目充满了农村生活的场景,很亲切。我和几个朋友专程从六七十公里以外的城市赶来看演出,大家评价都很高,希望多来演出。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曹志民副总领事也观看了演出,他说,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给德国观众提供了一次欣赏中国文化的机会,也给中国提供了一次宣传推广中国文化的良机。今年到德国演出的节目很多,这场演出很成功,是今年中德文化年演出的一个亮点。
据记者了解,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结束在德国的演出后,还将赴法国进行交流演出。(来源:河南文化网)
上一篇: 河南省文化类社团活动日趋活跃 |
下一篇: 河南鹤壁广场文化活动越办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