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文化厅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全省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2264个,文化大院5万多个;省、市、县(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87个,乡、村级基层服务点4.7万多个。全省初步形成了“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院(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和以省级分中心为龙头,以市、县级为骨干,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基础,覆盖全省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
二是文化惠民能力不断提高。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扎实推进。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119个博物馆(纪念馆)、142个公共图书馆、201个文化馆(群艺馆)、226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已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依托自身行业优势,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培训等活动。据统计,今年以来,各级文化馆开展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戏曲表演、摄影、器乐等免费培训活动共4200余次;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共举办培训2.3万场次,培训乡镇文化专干、村级文化协管员、群众业余文艺骨干共计3.9万余人次。各级图书馆以配备流动图书服务车、建立馆外服务点等方式,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和送书上门服务。“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已分别演出3300场、24场,受到了基层群众和高校师生的欢迎。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产品日益丰富。全省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春满中原”、“欢乐中原”、“品味中原”、“多彩中原”、“公益无限”、“周口一元剧场”、“邓州文化茶馆”、“周末公益小舞台”、“舞动漯河大家跳”、“周末沙澧文化超市”、“洛阳市民狂欢月”等一大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河南省“群星奖”音乐舞蹈大赛和河南省小戏小品(曲艺)大赛、河南省少儿文化艺术节、河南省合唱节、河南省农村摄影大展、河南省艺术摄影大展、河南省歌曲创作比赛等成届赛事活动在群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宝丰马街书会、浚县文化庙会、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河洛文化节、固始根亲文化节等节会规格高、规模大、影响深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河南省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2万余次、展览7000余次、讲座3000余次,受惠群众3000多万人。(来源:河南省文化厅)
上一篇: 河南博物院积极创新社会教育模式 |
下一篇: 河南用豫剧深化对台文化交流 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