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篷岭汉墓于今年3月开始发掘,墓葬位于山包正中,南北向,墓坑呈“中”字形,由墓道、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全长30.3米。“黄肠题凑”帝王式的葬制表明,此墓应为长沙国王室成员墓,时代为西汉中晚期,由于在墓葬中发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的五铢钱,所以基本可以排除生活在汉武帝之前的吴姓王的可能。此墓的发掘引起了国家文物界的高度重视。墓内葬具由“黄肠题凑”、木椁及漆棺三大部分组成,椁室有内、外两重共九个室。漆棺位于后室正中,现仅残存深红色的漆皮和一些腐坏的木板。
记者了解到,风篷岭汉墓虽然历史上曾被盗,但仍有大量重要文物出土。主要有青铜器、玉器、漆器、丝织品、铁器等。其中青铜器共30余件,有铭文铜灯、铜鼎、铜锺、铜壶、铜镜等;玉器中有玉璧、玉珪及错金玉片(疑为金缕玉衣残片);漆器多为红底黑花,装饰多为卷云纹或变形的鸟纹及花草纹等,出土时花纹线条流畅、色泽鲜艳,有耳杯、漆案、漆盘、漆乐器,由于木胎腐朽严重,所以大多残损;丝织品、铁器、陶器均破碎严重。
墓葬内还发现了一件铭文铜灯,其最为独特之处,是铜灯圆足边缘部有“铜灯高二尺重廿二斤七两长沙元年造”的铭文。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长沙元年铜鼎也有“长沙元年”四个字,专家曾对“长沙元年”究竟是哪一年进行过考证和研究,但至今尚无准确定论。
墓葬里发现大量破碎的错金玉片,每块玉片上都凿有大小形状相似的小孔,在玉片上另镶嵌有水晶,呈透明暗绿色。考古人员推断,这可能是金缕玉衣的残片。如果得到证实,这将是湖南省境内首次发现金缕玉衣。
考古专家表示,该墓规模大,保存较完整,出土文物种类多,对于研究西汉长沙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上一篇: 首届中国演出娱乐博览会暨歌厅文化节在长沙隆重举行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