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实施长沙市“国际文化名城”战略部署,丰富广大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8月19日,长沙歌舞剧院、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湖南省话剧团联手湖南和光传媒有限公司,强强联手,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性协议,为长沙市乃至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立体配套、多向联动的探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湘涛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长沙歌舞剧院、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作为该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重要成果,继承了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聚集了新一辈中青年演员的生机活力,团队组织执行力强、专业艺术水准高,是长沙文艺发展繁荣不可多得的生力军。涌现了曹汝龙等一批“文华奖”、“梅花奖”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和《布衣毛润之》、《铸剑悲歌》、《古画雄魂》、《秋天的花鼓》等一批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新剧目奖”的艺术精品。其中《秋天的花鼓》和《古画雄魂》先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台;歌剧《马桑树》荣获“文华奖”;湘剧《铸剑悲歌》湘剧《人间知己》获首届中国民间戏剧节优秀剧目一等奖,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笔题词赞誉;湘剧《古画雄魂》两次入围我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三十台,两次应邀进京向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献礼,主创人员齐聚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在全国打响了长沙专业艺术品牌。同时,还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成功举办了几十台影响深远的主题活动,如赴京慰问湘籍老干部联谊会、奥运会长沙火炬传递仪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晚会、“2011道德的传承——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晚会、长沙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文艺晚会等,充分展现了长沙文化特色,凸显了长沙专业艺术水准。而湖南和光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市文化体制改革中首家成功整体转企改制成立的影视制作公司,历年来秉承“精英拍摄、精品追求”的制作理念,创作生产了一系列优秀的影视剧,如《恰同学少年》、《雍正王朝》等,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
此次“湖湘演艺平台”的搭建签约是由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广新局主导,既是市委、市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创新之举。和光传媒与省市四大专业文艺院团合作,可以共享省市文艺院团演员的丰富表演经验,以共享合作的方式达到演艺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即将开拍的《刘海砍樵》《长沙保卫战》等电视剧将大量启用湖南本地演员演出,湖湘表演艺术家们将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为更多的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表现。
签约仪式上张湘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此次签约活动寄予了厚望,指出和光传媒与省市四大演艺团体的双向合作,是一次理念的大突破,运营的大创新,对于盘活演艺人才资源,推动演艺市场内部精耕和外围拓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签约各方要做好对接工作奠定基础,加强对演艺人员的培训、指导,将自身的文化积累和生活积淀运用到影视表演中;要打造精品力作做响品牌,让优秀演艺人员在影视拍摄中成长、成才、成名;要完善运营机制强化保障,激发工作合力、创造活力,努力实现“多出精品力作、多出工作成果、多出优秀人才”的目标。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长江表示,这次长沙市属专业艺术院团与和光传媒公司的战略合作,将最大程度上挖掘、整合、利用长沙市的文化艺术和广播影视领域的优势资源,激活艺术生产要素。将大力奠定长沙宣传文化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力作的基础,为全市艺术团队表演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促进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文化繁荣的新格局。市直三个专业艺术院团的领导也纷纷表示将逐步落实、积极主动、精心组织做好有关工作,推动文艺创作与影视生产的有机融合,力争在此次合作过程中资源效益倍增,期待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来源:湖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