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化志愿者、有摄影专长的龙立军同志,来到该县边远贫困的贡溪乡,代表县文广新局扶持并指导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新晃县文广新局自实施湖南省“三区”(即:边远贫困地区、边远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文化扶持工程建设以来,加强文化专业人才管理,建立文化艺术人才库,对需要支持的乡镇文化事业挑选专业人才,实行定点扶持,包干责任,纳入绩效考评,达到真正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
为充分发挥文化文艺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广新局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各类人才库建设,5月份以来,针对文化人才库建立,相继组织来自基层乡镇文化作者、文化战线的文艺骨干、县籍的社会人士、教育战线艺体老师,以及相关部门的各方代表共20余人多次召开民主议事会,目前已经建成文化艺术的舞蹈、音乐、摄影、书法、美术、文博、“非遗”、戏曲等12个门类人才库,人才库成员达到116名,汇集了全县民族文化类各方面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有效整合文化艺术人才资源,全面打造人才“蓄水池”和“活水池”。
严格入库标准,科学规范程序。立足本地实际,树立科学的“人才标准”理念,印发了《新晃县文化艺术人才库实施方案》,设置“品德、学历、职称、知识、能力、业绩”等多方面评价要素,确定既重品德又重知识,既看能力又看业绩的人才衡量标准,把好资格审查关,建立包括本人申报、组织审核等环节的“选才入库”程序,确保真才实学的人才入库。
开展分类统计,准确掌握信息。按照突出重点领域和精细管理的要求,设置各类明细栏目,分年龄、学历、职称、行业等6大项18子项进行人才统计,切实做到统计口径一致,录入信息全面准确。目前据摸底调查,新晃侗族自治县拥有文化类人才2200多人,入库人才116人,其中:大学13人,专科46人;副高级专家3人,中级技术职称33人,初级职称46人,实现了各类人才信息“一点清”。
完善项目人才扶持机制。健全完善《新晃县文化人才库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的目标和“五位一体”文化人才扶持资金配套模式,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不断促进“三区”文化人才计划和人才工作的深度结合,形成人才带项目、项目育人才的互动机制。将探索建立文化人才库,并与有关部门的人才库相衔接,为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
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人才绩效追踪机制,对人才库实行动态化、“蓄水式”管理,及时发现吸收各类优秀人才入库,并将优秀人才纳入组织视野,集中资源进行重点培养,县文广新部门定期开展座谈联谊、走访慰问、摸底考察、表彰奖励等活动,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激励、生活上帮助,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使人才库真正成为优秀人才的活水源泉。同时,加强文化人才创新服务工作,不断补充文化人才新鲜“血液”,针对文化人才服务能力的培训,提升文化人才质量,注重强化人才工作调研,做好人才工作战略研究,建立动态管理的文化人才库,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和动态考评机制等。
下一步,新晃县文广新部门还将完善文化专家人才库工作体系,逐步制定具体的“三区”文化人才的实施细则,加强对人才库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调度工作,搭建好新晃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助推县级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这也是该县文广新局对实施“三区”文化人才的创新探索,大胆尝试的新举措。(来源:湖南省文化厅 )
上一篇: 湖南积极推进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
下一篇: 湖南长沙首个“10分钟读书圈”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