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文化精准脱贫工程。引导文化资源向大湘西、武陵山片区等老少边贫地区倾斜,着力补齐文化投入、人才、设施、服务“最后一公里”、特色资源利用五大短板;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4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为每个县级文化馆配备1辆流动文化车;广泛组织各级各类文艺院团、文博机构、社会组织为贫困地区送演出、展览等;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发传统村落、文创产品、建设文化遗产园区、举办文化旅游节会。
二是试点示范引领工程。强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和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抓好长沙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为全省探索路径。
三是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启动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建和建成一批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积极拓展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覆盖面和内涵,与各地智慧城市数据平台相联通。
四是文化服务优化工程。推行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开通公共文化服务APP,切实提升文化服务精准度;推动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方式多元化;组织“三湘群星奖”优秀节目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评选;开展“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汇演、纪念建党95周年“红旗颂”大型群众合唱、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读书征文等活动;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不断提高免费开放和文化志愿者服务水平。(来源:湖南省文化厅)
上一篇: 湖南邵阳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卓有成效 |
下一篇: 湖南湘潭县文化事业与产业比翼齐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