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在长沙举行,贯彻落实中宣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文化改革发展座谈会”精神,部署加快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强调,要走好集团化、信息化、国际化这三步,着力打造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版。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讲话
会议现场
既要看清“形”,也要把握“势”
“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最持久、最难以替代的硬实力。”张文雄分析了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势,他说,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越来越成为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引领发展新常态的先导产业、满足群众文化刚需的民生产业、承载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容产业。我们要看清“形”,把握“势”,做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走好集团化、信息化、国际化这三步
张文雄曾多次强调,湖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要走好集团化、信息化、国际化这三步。在今天的会议上,他不仅重申了这一观点,也直面问题,提出湖南省在“三化”中面临横向比竞争压力大,产业发展“省里强、市县弱”,“龙头强、龙身弱”等问题。
“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关。信息化落后一小步,文化产业发展就落后一大步,传播力、影响力就落后一大截。”张文雄说,文化骨干企业特别是八大集团,要把加快信息化作为克敌制胜的撒手锏,把国际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必由之路,把握大势抓机遇、正视差距鼓干劲,着力打造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版。
不讲导向就是最大的不讲效益、不负责任
文化产品必须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是张文雄反复强调的观点。
“文化产品没有市场和受众,社会效益就落不到实处,但背离了社会效益,市场越大,受众越多,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张文雄说,文化企业首先姓“文”,文化产品首先是精神产品,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社会效益为首、社会价值为先。各文化企业要强化责任,决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要体现文化例外要求,加强内容审核把关;细化量化社会效益考核指标,解决好“社会效益软指标、经济效益硬指标”的问题。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推动创新发展
“创意就是生意。”张文雄强调,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从供给端发力,狠抓原创作品,做“金字塔尖”的内容。强化“文化+”思维,通过植入文化DNA、“老树嫁新枝”等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制造、农业、体育等跨界“联姻”。
“鸡蛋从外部被打破,就是别人的盘中餐;从内部被打破,就是孵化出来的新生命。”张文雄说,抓不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就会丧失发展先机,沦为“盘中餐”。必须抓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这个“牛鼻子”,打通传统文化产业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
用好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怎么改?张文雄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开放型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不管改什么、怎么改,党的领导不能变、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国有资产不能流失。”张文雄要求,进一步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在谈到推进新闻媒体采编和经营两分开问题时,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该打鸣的打鸣,该下蛋的下蛋,决不可既打鸣又下蛋”,要坚决杜绝“一手拿笔、一手抓钱”现象。在发挥“有形之手”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积极作用。着眼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坚持开放就要“放开”,把“放手”当“抓手”,做好简政放权文章,把先进生产要素引进来,好的东西推出去,推动文化产品海外飘“湘”。
以需求为牵引,下好人才“先手棋”
人才资源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张文雄说,要下好人才“先手棋”,必须靠人才、聚人才、爱人才。最大的伤害是伤“心”,最大的委屈是屈“才”。要探索采取灵活的激励措施,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有尊严感、成就感、获得感。
会上,8大省管国有文化企业、长沙市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民营文化企业代表分别作了发言。(来源:湖南省文化厅)
上一篇: 湖南衡阳召开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 |
下一篇: 湖南启动地方戏剧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