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晚7:30,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的“湘戏晋京”展演活动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致开幕词并宣传活动启动,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主持开幕式。中宣部、文化部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开幕演出——大型舞剧《桃花源记》。
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产强,湖湘戏曲特色浓郁、独树一帜,全省19个剧种均有经典剧目众口相传,产生了《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一大批唱响大江南北的优秀剧目,孕育了李谷一、张也等优秀艺术家。近年来,湖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鲜明提出“以作品为中心抓精品创作,以人民为中心抓创作导向,以人才为中心抓队伍建设”,创作生产出了一批有湘味、有品质的精品力作,契合了时代主题、弘扬了社会主义正能量,表现出较好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潜质。举办此次“湘戏晋京”活动,旨在向首都人民推介湖南省的优秀剧目,充分展示近三年来湖南省艺术创作取得的新成果,交流展现全省优秀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为湖南戏剧文化走出去搭建更好的平台。
此次“湘戏晋京”展演活动定于2016年7月26日至9月20日在北京举行。加上参加全国基层院团优秀剧目会演的湘剧《烧车御史》和参演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舞剧《凤凰》2台剧目在内,此次展演共有12台剧目在北京各大剧场陆续上演。其中舞剧《桃花源记》在国家大剧院展演,湘剧《月亮粑粑》、花鼓戏《我叫马翠花》、湘剧《田老大》和巴陵戏《远在江湖》在国家评剧院剧场展演,音乐剧《天使合唱团》在民族文化宫展演,京剧《辛追》、汉剧《孟姜女传奇》、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在长安大戏院展演,花鼓戏《齐白石》在北京剧院展演。此次湖南12台新创剧目集中晋京展演,规模宏大,剧目全新,展演时长,参演团队多,剧目品种多样,均属湖南戏剧史上的首次。
一是搭建“走出去”平台,集中展示湖南舞台艺术水平。这次展演的剧目中,湘剧《月亮粑粑》入选了201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10大重点扶持项目。这台剧目和花鼓戏《我叫马翠花》,通过国家艺术基金验收,并同时入选2016年25个国家重点创作剧目。京剧《辛追》、舞剧《桃花源记》、花鼓戏《齐白石》、音乐剧《天使合唱团》和湘剧《烧车御史》等5个剧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重点支持。这些剧目代表了近三年来湖南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
二是展演剧目题材丰富,剧种风格多样。这些剧目紧贴“中国梦”主旋律,凸显湖湘本土特色,反映了时代热点、爱国主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等重大主题。比如,推出了反映山区教师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湘剧《月亮粑粑》,以表现小人物行大仁义的花鼓戏《我叫马翠花》等一批现实题材精品力作;推出了廉政题材的湘剧《烧车御史》;有结合湖湘文化底蕴与文化旅游发展,反映马王堆文化的历史剧《辛追》,有以陶渊明“世外桃源”为题材的舞剧《桃花源记》,有以《岳阳楼记》“心忧天下”为题材的巴陵戏《远在江湖》等等,整体上呈现出既有雄浑沉郁,又典雅明丽的艺术风格。参演剧团既有县级剧团,也有省直文艺院团;既有完全事业性质、保护性的地方戏曲院团,也有转企改制完全依靠走市场的演艺公司,参演剧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参演剧团来源的多层次性,全面展现了湖南地方戏曲的代表性水准和湖南舞台艺术家的集体风采。
三是展演活动注重社会效果,切实惠及更多百姓。为了惠及更多群众,本次展演活动将以低票价的形式向观众开放,每场票价均控制在200至50元之间,并将组织部分优秀剧目举办专场演出,让真正喜欢湘戏的观众得到更多文化获得感。同时,通过晋京展演,将这些剧目全方位地呈现在众多专家、观赏家面前,让湖南戏剧创作、管理、运营的经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得到更多有益的批评指正。
开幕演出的是湖南省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桃花源记》,该剧讲述的是田园诗人陶渊明烦恼世事纷扰,终日对酒当歌,后巧遇渔郎,闻其偶入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传奇经历,表达了作为底层人民体味民生艰难以及追求自然和谐理想社会的良好愿望。此剧得到国家大剧院的重视与关注,列为国家大剧院“泱泱国风·舞动经典”地方原创歌舞剧展演活动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