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湖南省株洲市“戏曲进校园”首届戏曲培训班开班暨株洲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在市中等职业学校举行。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鄢福初,株洲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聂方红,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立彬,株洲市政协副主席张国浩,株洲市政府副秘书长董小平,省文化厅艺术处、非遗处,株洲市文体广新局、市教育局、市戏剧传承中心、市中等职业学校负责人出席了活动。
鄢福初对株洲首届戏曲班开班表示祝贺,他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要从娃娃抓起,从校园抓起。国家层面已经做了两项举措,一是改变大专院校特别是艺术学校的办学结构,二是通过“经典剧目进校园”、“名家名师进校园”、搭建一系列的学生互动体验平台等措施对“戏曲进校园”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鄢福初说,株洲首届戏曲班也是全省首个戏曲班,希望戏曲班能为未来艺术人才的培育创造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聂方红讲话并宣布“戏曲进校园”株洲市首届戏曲班开班。聂方红在讲话中指出,这次戏曲进校园、设立传习基地,是文化、教育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方式,这种“基地+课堂”的传承模式,强化传习普及,注重现场教学,让广大学生成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主体,为戏曲事业发展储备人才,对非遗传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他希望文化、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深度合作。以“传习基地”为纽带,用教育平台传承文化事业,以文化精神,丰富教育内涵,为株洲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主任肖鸿斌说,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培养了一大批小观众群,通过戏曲,向他们传艺、传神、传德。戏曲进校园,不仅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需要,而且更是“非遗”传承的力举。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被选定为“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项目的传承保护基地,今年下半年,开设了三年制中专建制“戏曲表演”班,现已有学生33人。一个个戏曲新星正在冉冉升起,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戏曲艺术殿堂添砖加瓦。
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彭程说,今年,省文化厅、省教育厅联合推出“传承经典文化,中国戏曲进校园”活动,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响应,主动与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携手合作,开办“戏曲表演”专业,目的就是要让戏曲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让湖南花鼓戏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鄢福初、聂方红、鲁立彬、张国浩共同为株洲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揭牌。随后,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了精彩的教学成果汇报演出。
仪式开始前,鄢福初一行调研了神农大剧院基本设备情况并参观了“河南焦作·湖南株洲书法作品联展”。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相关精神,10月26日至11月2日,株洲市文体广新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旨在加强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法律、法规,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知识。
本次系列活动由市级活动和县市区级活动组成。市级活动由市文体广新局负责实施,活动涵盖“戏曲进校园”首届戏曲培训班开班暨株洲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揭牌仪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抢答赛、非遗知识网络有奖答题活动等内容。县市区级活动形式各异。如开展非遗法普及宣传讲座活动、非遗项目展示等。(来源:湖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