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17日,2017全国(株洲)皮影高峰论坛与展演暨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株洲市举办。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株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聂方红,株洲市副市长杨胜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联执委、国际木联中国中心副主席、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秘书长、亚太国际木偶皮影艺术中心主席唐大玉出席活动开幕式 。
开幕式现场
醴陵星子灯
本次活动为期3天,由开幕式及非遗项目展演、皮影戏展演、皮影高峰论坛、非遗项目展示展销和“小小传承人”汇报演出5部分组成,邀请了广东陆丰,湖南衡阳、湘潭以及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专业队伍与株洲民间皮影队进行专场演出,让市民近距离了解非遗、体验非遗、感悟非遗。
皮影戏表演
开幕式:非遗项目引人注目
作为一场非遗项目的荟萃,活动期间共有株洲市及市外的30余个非遗项目参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整个会场洋溢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有欢乐喜庆的龙泉狮灯展演,有独具匠心的手工技艺打铁水展示,有传统舞蹈客家火龙、星子灯等,更有攸县槚山皮影团、广东陆丰皮影剧团等7支皮影团体轮番登场为观众表演。
醴陵釉下五彩瓷
张帆在致辞中表示,“湖南皮影”是湖湘文化的优秀代表,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参加本次活动的既有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一流院团,也有深受本地老百姓喜欢的株洲民间皮影团体,关注的焦点既有如何秉承传统,也有如何融入生活,这种“官方”与“民间”的对话,“展演”与“研讨”的结合,能进一步促进“湖南皮影”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体水平,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强省和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应有的贡献。
论坛:名家共话皮影戏传承发展
6月16日,2017全国(株洲)皮影高峰论坛举办。本次论坛是民间皮影艺术家与专业皮影院团的一次交流和对话。来自湖南衡山县、攸县、醴陵、株洲县、湘潭县的民间皮影表演队伍介绍了各自演出和创作的情况以及目前面临的生存困境。广东陆丰皮影剧团、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从专业院团的角度对民间皮影的生存和发展给予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高峰论坛现场
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谭青松指出,皮影作为百戏之祖,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皮影人对此要有充分的信心。他表示,作为湖南皮影的领头人,省木偶皮影团将在皮影艺术培训、材料制作、剧本创作等方面给予民间团队最大的支持。
张帆高度肯定了与会代表在皮影戏保护传承领域所作的贡献,他鼓励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皮影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饱满的文化自信做好皮影事业。同时他还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做好传承。要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前提下,留住皮影戏的文化基因,将老祖宗传下来的珍贵遗产保护传承好。二是要找准定位。民间院团不能一味地效仿专业院团,而是要立足自身特点,发挥好与乡土文化契合度高、表演形式多样等方面的优势,避免与专业院团同质化发展。三是要服务群众。要针对当代观众的文化需求和接受方式,合理确定演出的剧目、主题,优化表演形式,提高皮影戏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程度,使皮影戏在三湘大地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调研:株洲“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6月16日,张帆一行先后来到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芦淞区金轮侨心学校进行调研。他表示,株洲“非遗进校园”工作大有可为。
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调研株洲“非遗进校园”工作
在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张帆一行认真观看了戏曲班学员的教学成果展示表演,对学员们通过不到一年的学习而展现出来的戏曲功底感到欣慰。张帆指出,株洲市校企合作办戏曲班的模式有特色,值得推广,希望同学们坚定戏曲发展道路,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在芦淞区金轮侨心学校,得知该校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仍然坚持传承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张帆充分肯定了学校在非遗进课堂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勉励学校师生进一步弘扬“百井剪纸”技艺,通过学生辐射到更多的家庭和群体,让剪纸成为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载体。(来源:湖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