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湖南
湖南
湖南省文化厅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戏剧艺术创作演出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17-07-26 09:22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7-07-26

  今年以来,湖南省文化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精神,对近年来创作的精准扶贫戏剧进行修改打磨,编辑精准扶贫小戏小品专辑,继续组织精准扶贫文艺专场巡演,组织省市县专业剧团送戏到田间地头、送政策到群众心头。全省艺术创作及演出领域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一、精心组织“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活动。今年争取中央资金1599万元,为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辖的888个乡镇,每个乡镇每两个月配送一场演出。在资金安排上给予贫困地区适当倾斜,省级文化综合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给国贫县、省贫县共805万元。5-6月,全省近50个演出团体共演出1234场。

  二、扎实开展“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惠民活动。截至5月底,到贫困地区演出1600余场,送书画作品2000多幅。其中,春节期间,组织书画名家下基层,为湘西、怀化、张家界等大湘西地区送去春联、福字等书画作品约1000余幅。同时,积极宣传湖南省精准扶贫成果,组织“精准扶贫”专题文艺晚会全省巡演,先后到13个市州10个县6个村演出。6月12日—17日,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率领演出团队,在怀化市会同县高椅村等地演出6场,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书协主席鄢福初带领12位书画家到会同县文化馆、粟裕小学等地现场送书画作品800多幅。

  三、主动加强艺术创作领域精准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加大贫困地区艺术创作工作帮扶力度,把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贯穿到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中。一是扶持新创大型舞台艺术新创作品2台,如怀化市鹤城区创作的红色题材现代阳戏《侗寨谣》,麻阳县创作的花灯戏《泥巴县令》,该作品同时入围文化部剧本孵化计划扶持工程。扶持新创小戏5个,如张家界永定区创作的小阳戏《深山沟里捡个妈》、洞口县创作的花鼓小戏《雪峰客栈》等。二是指导扶持贫困地区艺术表演团体复排、移植整理大舞台艺术作品2台,如湘西州创作的舞剧《凤凰》、涟源市创作的湘剧《烧车御史》。三是指导扶持贫困地区剧本创作6部,如怀化创作的剧本《四知先生》、张家界创作的剧本《楠竹村的麻烦事》等。组织精准扶贫小戏小品创作,湖南省文化厅组织艺术家创作和改编精准扶贫小戏小品40多部,正在编辑成册,准备印发给基层剧团和文化馆排练演出。

  四、下一步重点做好五项配套措施。下一步将整合资源,以五项配套措施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力度,保障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一是组织全省各级110多家专业剧团、300多家业余剧团和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排练精准扶贫小戏小品,到贫困村演出,力争给所有的贫困村送演一场。年底组织全省精准扶贫优秀节目在长沙汇演。二是将送戏下乡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为湖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辖的乡镇,每个乡镇每两个月配送一场演出,每场演出补助3000元,培养贫困地区民众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三是组织各级各类文艺院团、社会组织、文艺工作者为贫困地区送演出、送书画作品。全省贫困地区全年完成惠民演出省级300场、督促市县完成2700场,送一批书画作品到贫困地区。四是指导扶持贫困地区大小型舞台艺术作品不少于10台(个),扶持美术(书法、摄影)展览项目3—5个,指导扶持贫困地区艺术表演团体复排、移植整理大小型舞台艺术作品不少于5台(个),指导扶持贫困地区剧本创作不少于12部(个)。五是强化考核评估。将精准扶贫文艺创作和演出情况作为对市州文化行政部门和厅直属文化单位的绩效评估事项,对具体项目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强化结果运用。(来源:湖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