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湖南
湖南
湖南株洲倾力打造全民共建共享“文化家园”
发布时间:2018-08-23 10:31 来源:湖南省文化厅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湖南省文化厅 2018-08-23

  自2015年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湖南省株洲市全力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广大群众便捷、自主地享受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构建文化建设大格局。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市县两级创建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责任状,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政府负总责、部门牵头、县市区实施、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37份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具体举措。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七五”普法重要内容,推动学习贯彻进党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场馆。积极推动地方立法,研究制定《株洲市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三是强化投入保障。市财政安排创建专项工作经费300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了50—300万元不等的创建专项工作经费,有力保障了创建工作的推进。全市文化事业费从2014年的0.94亿元,人均23.71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现在达到了1.92亿元,人均47.67元,跃升全省第三。

  着力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文化创建大升温。重点健全了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领导小组通过工作调度制度、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等,定期研究创建重点工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题听取示范区创建中期督查情况汇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督查,确保创建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二是健全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坚持“八纳入”。即,纳入十三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一把手工程,纳入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纳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政府“民生100”工程,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纳入市重点改革和督查事项,纳入市重点宣传体系。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并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用考核的“硬杠杠”推动各项创建标准的落实。三是健全宣传发动机制。将创建工作与全市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完善宣传联动机制,提高宣传实效。在电视台、报纸、政府门户网站开辟宣传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创建内容,形成了报道热潮。创建以来,先后在市级媒体报道445条、省级媒体报道115条、中央媒体报道121条。向文化和旅游部报送示范区创建简报69期,及时反映示范区创建动态。通过微信公众号和专人走村串户等形式,向10200名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141份,切实了解群众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量身制造”。

  着力加强阵地建设,推进文化设施大改善。全力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文化供给能力。一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共新建市级文化场馆6个,新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设置率达到100%。全市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面积从2015年的535.9㎡上升到783.7㎡。其中,投资6.8亿元新建的神农大剧院,开业以来共承接各类演出320余场,平均上座率达到75%,成为新的文化名片。推进资源整合创新,构建总分馆体系,建成图书馆分馆110个,文化馆分馆61个。由市图书馆牵头组建了图书馆联盟,逐步实现了全市图书借阅“身份证通”的服务体系。二是着力打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紧抓“特色”和“文化”两大主题,打造将历史文化、工业文化等元素融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比如,在长约11公里的湘江风光带上布置了工业文明墙、株洲故事墙、火车头广场等文化设施。在清水塘老工业区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在原株洲化工厂职工居民楼的墙面以3D绘画,记录厂矿发展历史,在井堪社区文化中心打造“株化博物馆”。三是有效打通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7+X”的标准建成合格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41个,建成率97.3%。建成农家书屋1561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新建“乡村大舞台”167个,改扩建“乡村大舞台”1400多个,实现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场地。发挥“乡村大舞台”的辐射作用,开展“门前三小”(小书屋、小广场、小讲堂)建设,把文化服务点搬到村民家门口。目前建成门口小广场300多个,“门前三小”示范点20个,有效打通基层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着力实施惠民工程,促进文化服务大提质。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一是大力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产品供给越来越丰富。设立创作基金奖励和扶持文艺创作,全市每年创作推出大戏2-5台,美术书法摄影作品500多件,音乐作品30多首。其中,大型音乐剧《天使合唱团》荣获湖南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大型民族歌剧《英·雄》成为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扶持的九部民族歌剧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晋京演出,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二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服务内容越来越宽泛。坚持将公益演出、全民艺术普及等10余项民生实事纳入市政府“民生100”工程。在国内首推市民网上购书图书馆买单的“e线送书”服务。每年免费放映公益电影2万余场,举办公益讲座200余场,参与人数300余万人次。推进文化进村入户,先后打造了醴陵沩山村、茶陵秩塘镇等一批经典文化村镇。农家书屋创新管理,下出“五黄蛋”做法,得到了中宣部领导的批示。市湘东院线公司、攸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等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三是大力实施公共文化品牌培育工程,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结合“一县一区一品”,共培养品牌服务项目60多个。“周周乐”坚持了20多年,惠及观众600余万人次,“株洲全民阅读月”连续举办十一届,是全体市民共有的“阅读闹钟”。湘江边上的旧书摊,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读书界有影响的一道人文景观。同时,主动承办了第十九届中国老年合唱节等重大文体活动,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和城市的知名度。四是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队伍越来越强劲。配强公共文化队伍,全市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编制640多个。1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人员编制3名的要求全部配备到位,每个村(社区)配备公益性文化服务岗位至少1个。在全省率先开启合作办学模式,市戏剧传承中心与中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办戏曲专业班,培育了专业戏曲人才。建立了业余文化团队名录,4224支业余文艺团队登记在册。成立了市县乡三级文化志愿者组织,全市1.67万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

  着力强化创新引领,实现服务效能大提升。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了系列创新做法。一是推进跨界融合创新,打造数字服务平台。采取PPP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出综合文体服务云,实现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注册会员达20万人,总浏览量达1600万人次,场馆预订10万余人次。建设智能文化岛,打造户外互动新媒体建设运营新模式。目前有40台投入使用,阅读点击量日均3万人次,成为运用“互联网+”打造“精神阵地”的成功示范。二是推进“文化+党建”创新,创建党员文化示范岗。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与“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联合组织部门成功创建党员示范岗25个,发展了一批党员文化管理员、党员文化志愿者,实现了“文化+党建”的创新发展。三是推进运营模式创新,委托社会机构运营公共文化场馆。继神农大剧院委托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之后,天元区图书馆成为湖南省第一家由专业机构托管的公共图书馆。四是推进服务功能创新,助力精准扶贫。探索了“文化+电商”“文化+旅游”“文化扶贫宝”等文化精准扶贫模式,根据贫困户的特点和文化需求,实施差别化、套餐式文化精准配送。2014年起,牵头开展“罗霄放歌”,建立覆盖湘赣两省四市九县的区域文化展演机制,让罗霄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百姓平等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