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省文体厅审批办本着以高效率的服务理念,由例行服务变主动参与,推行信息跟踪服务,积极为省会海口市文物保护工作开“绿灯”,有力地推动了该市的文物保护工作。
据了解,海口市文物古迹众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达1560处,占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25处。《文物保护法》以及地方法规均对文物保护修缮规定了严格的报批程序,一个文保单位从规划到修缮,要经过多道审批程序。
据统计,该省文体厅审批办近年来所经办的海口市各级文保单位保护规划、修缮设计方案共计约30余件,做到了审批事项无拖延、漏件情况。主要包括国保单位五公祠、中共琼崖一大旧址、海瑞墓、丘浚墓、秀英炮台等保护规划,以及五公祠、鼓楼、儒符石塔、文庙、云氏会馆等修缮方案。
此外,他们还利用信息跟踪服务系统,及时告知审批事项进展情况和所需材料,把审批时间尽量缩短。2011年7月,得悉海口市省级文保单位琼山学宫(府城文庙)、鼓楼、儒符石塔面临紧急抢修情况,该办加快了修缮方案的审批程序,使得濒危文保单位修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010年以来,市文物局进行五公祠、海瑞墓、中共琼崖一大旧址3个国保单位的修缮和环境整治,由于报批手续繁多,审批办在做好逐项审批工作的同时,并保持良好沟通,推动了项目进程,使得五公祠、海瑞墓获得专项文物景区修缮维护经费。如今,五公祠古建筑区的修缮已完成,古建筑安全得到保障,海瑞墓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已成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来源: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上一篇: 海口将建“环球100”电影主题公园 |
下一篇: 海南:多措并举推进三沙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