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市吉州区围绕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基层文化事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强基础。在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活动中, 吉州各乡镇、街道大力推进“10+X”项目建设,并把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等八大中心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围绕这一目标,该区投入1000余万元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形成了政府投入、社会投资、慈善捐赠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目前,区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区1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全部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97家,文化共享工程乡镇(村)基层服务点93个,基本实现全覆盖,36个社区启动了文化活动室和社区文化广场的建设,全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以完善。
二是重管理。今年以来,该区健全基层文化运行和管理机制,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列入全区考评体系,制定了《吉州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考评细则》,将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免费开放的管理和服务作为考评考核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作为下拨文化站经费的重要依据,发挥目标管理的激励导向作用。同时,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建设中,区文化部门主动跟进,在项目规划时提出建设意见和要求,在项目建设中全程监督,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保证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该区还积极加强督查,区分管领导带队,对照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建设标准,进行检查评估,并报请区政府办进行了通报,对部分改变文化站功能室用途、挪用基层文化设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管理不到位等,提出整改要求。这一系列有力措施,使该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有序,成效显著。
三是抓队伍。针对乡镇、街道文化站干部兼职多的问题,该区做出了文化站编制、人员、经费“三归位”的要求。同时,注重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成立了由社区、乡村业余文艺骨干组成的百名文化宣传员队伍,举办文化宣传员培训班,对百名文化宣传员进行舞蹈、声乐、器乐、舞龙等免费文化艺术培训和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变成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颗颗充满活力的种子,在社区、乡村生根发芽,形成了“种文化”的工作新机制。在这一机制推动下,各种艺术团、合唱团、农民乐队、农民剧团、舞蹈队等百余支群众文化队伍相继成立。同时,该区通过举办社区文化乐万家、百姓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艺术节等方式,促进基层文化人才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增长才干,基层文化活动也在文化人才的推动下上水平,实现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双提高”。全区基层文化工作得到了有效推动,呈现一派生机祥和景象。 (来源:江西省文化厅)
上一篇: 《琴岛之夜》将在南昌“天天演” |
下一篇: 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