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宁都县紧紧围绕“文化兴县”的战略目标,以文化为载体、创新为手段、和谐为目标,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全力推进文化设施向农村覆盖、特色资源向农村延伸、惠民活动向农村拓展,实现了城乡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反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军事纪念馆,该县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列为头号重点工程,倒排工期,高位推进,3年的工程量只用了1年时间就完成。相继投入2亿多元新建了翠微影剧院、翠微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引进资金建起了2个数字电影院,并对县内水口塔景区、东龙古村、小布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等红色文化旧址群进行维修。今年还计划立项兴建宁都县文化艺术中心。同时,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在乡一级,重点培育示范村、示范户,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村一级,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特色文化村”、“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创建活动。目前,该县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其余9个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成特色文化村34个,农家书屋298个,村文化活动室192个。“县城十分钟文化圈、农村五公里文化圈”已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服务体系已全面覆盖。
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行服务终端入户,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将特色资源送到村民家中。该县每年送电影下乡4000余场,下乡演出120场以上,乡镇自主开展文化活动100场以上,通过农家书屋向全县村民提供图书50万余册,形成了“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喜人局面。创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中心1个,24个乡镇建有服务点,240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点,每个网点发放全国文化信息共享设备一套,牌匾和制度牌一套,使城乡居民在同一平面享受文化服务。
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战略,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起以文化品牌为主线、专业业余为一体、全民共同参与的文化惠民活动格局。已举办两届的“翠微之春”文化艺术节是该县重头打造的文化名片,既充分展示了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客家文化等丰厚的文化资源,又链接了踏街展演、作品评比、商品展销、招商洽谈等重大活动,已成为该县同外界交流、推介宁都的重要平台。同时,以弘扬宁都采茶戏为重点,发展壮大农村业余剧团,发展演艺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品牌。目前,该县常年坚持演出的民间剧团有30多个,赖村卫东文宣队还受邀多次远赴福建、广东等地演出。(来源:江西省文化厅)
上一篇: 江西举办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大赛展” |
下一篇: 江西安福:探索农村文化破冰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