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文化厅正式发布《江西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江西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0年,江西省基本建成公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艺术创作繁荣昌盛,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拥有均等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的文化基础设施,地方文化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省。
依照《规划》,“十三五”时期,江西省、市、县、乡(街办)、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达标,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完善文艺管理机制,鼓励原创,引导资源向重点题材、重点项目、重大活动聚焦;加强文艺理论与评论队伍和阵地建设,建立健全文艺评论标准和评价机制;加强新闻广电出版品牌建设,继续办好江西艺术节。进一步完善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到2020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大文物险情排除率达到100%,力争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50家;建成一批以景德镇御窑遗址、南昌海昏侯国遗址为代表的国家级考古遗址保护公园和以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为代表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有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深化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合作,倾力打造文化交流品牌;建设好省部共建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搭建“江西文化丝路行”平台。进一步健全文化政策法规,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修订地方性文化法规、省政府规章、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江西省公益性事业单位组建理事会改革试点。(来源:江西省文化厅)
上一篇: 江西省文化厅召开2016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
下一篇: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