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四川
四川
成都出台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2-07-11 09: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7-11
    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王雪娟报道:《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出台。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成都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到2015年,成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7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成都建设中西部文化之都的重要内容,《规划》的实施将助推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为成都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进一步提供文化支撑,并最终惠及广大城乡居民。 
    据成都市文产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文化产业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2005年至2010年,成都市文化产业业务收入由270.7亿元提高到1240.03亿元,增加值由77.74亿元提高到257.3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3.27%提高到4.64%。其中,以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为导向打造的宽窄巷子、锦里二期、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一批城市文化产业品牌项目,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此外,成都还在西部率先建立了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实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常态对接。 
    根据《规划》,成都将以园区化、楼宇化为载体,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重点发展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出版发行七大行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传媒业为例,《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成都全市传媒业增加值达到年均增长20%以上,打造全国领先的传媒数字内容基地。对文博旅游业而言,目标是到2015年,成都将规划建设3个博物馆群,建成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博旅游之都”。到2015年,成都将新建3至5个大型综合性剧院,增加坐席2万个,演艺娱乐业主要指标及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打造中西部演艺娱乐中心。 
    《规划》从强化人才、投融资、财税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系列保障措施。成都市文产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建立多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和奖励制度,鼓励文化企业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建立一批文化人才实训基地。同时,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加大投入,主要用于文化产业聚集区、文化特色街区建设以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引导支持、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和文化体制改革。成都还将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方式,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税收政策方面,成都将对文化企业自主创新、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项目经营按国家规定实行税收优惠;全面落实国家文化改革发展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此外,还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投资者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方式向公司出资,放宽公司增资对货币出资比例不低于30%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