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四川
四川
四川省实施十大工程 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发布时间:2018-02-09 09:11 来源:四川省文化厅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四川省文化厅 2018-02-09

  四川省文化厅用抓项目的思维抓文化建设,将2018年确定为“文化项目年”,实施十大工程,确保全省文化建设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着力破解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文化强省,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四川篇章贡献力量。

  实施重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储备筹建55个项目、新开工建设58个项目,续建50个项目。建成使用四川大剧院、成都音乐厅等一批工程项目。推进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四川非物质文化特色小镇和天府新区中意文化产业园建设。

  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制定出台《2018—2020艺术创作规划》,推出一大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美丽四川的精品力作。抓好重大现实题材、首批四川十大历史名人题材创作。积极推进四川艺术基金挂牌成立,为四川艺术精品打造提供资金支持。

  实施艺术人才培养工程。实施“211”人才兴文行动,培养20个各艺术领域的知名艺术家、100名拔尖人才、学术学科带头人,以及一大批(300名以上)懂艺术、会管理、能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各类艺术人才、领军人物、骨干力量、后备人才相结合,老中青梯次结构合理,名家、领军人物凸显,艺术领域全覆盖、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层次。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工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行动,建设互通互联四川文化云平台,启动第二批示范县申报工作。办好少数民族艺术节、中国文化馆年会和“阅读·城市·文化”——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等活动。

  实施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全面开展川渝石窟尤其是安岳石窟的保护展示工作。加强国家级长征文化线路保护示范段建设,加大蜀道、中国白酒老作坊申遗工作力度,抓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基本建设中的文物抢救保护。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

  实施文化产业提速增效工程。建立一批文化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示范园区;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创园区;建设一批文化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一批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城镇;培养一批有潜力的文化企业。大力推动文化消费,支持各地探索推广“文化消费卡”。

  实施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工程。构建文化市场信用监管体系,促进文化市场要素发育健全,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放管服”工作要求,降低行政审批门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市场经营。

  实施四川文化“走出去”工程。全面启动巴蜀文化艺术全球推广计划,实施“巴蜀舞台艺术精品海外行”“国际文化节会品牌提升计划”系列活动。支持成都、泸州利用自贸区、综合保税区建立四川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大力发展文化贸易。

   实施文化改革创新工程。研究制定演艺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办法;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地、税收、融资等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实施文化扶贫攻坚工程。建设一批达标村文化室,配送一批流动文化车,提升打造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数字文化驿站,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创作一批文艺作品,保护利用一批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工艺,命名一批文化扶贫示范村,推动落地一个“飞地”示范产业园区,打造一批村史纪念馆和乡村特色博物馆,培育一批乡土文化文艺人才和文化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