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山东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
发布时间:2010-09-20 14: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汪淼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09-20

  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常会学 吴琼玲报道:山东歌舞剧院的大型孔府乐舞让观众如痴如醉,泰山皮影、中国结编织、内画壶、剪纸、杨家埠木版年画和葫芦雕刻等民间工艺让人们流连忘返。由文化部、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山东省政府联合组织的“孔子文化周”,近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功举办。本次“孔子文化周”是中国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者最多、涉及面最广、级别最高的一次大型文化活动,也是山东省第一次大型对外文化交流项目。

  山东省文化厅厅长亢清泉说,一个城市要走向世界,首要的是把自己宣传出去,而文化交流则是最好的宣传途径。找准山东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力度,近年来,山东在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成绩显著。

  传统文化领先,现代文化后继

  2009年,山东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加有力:山东省京剧院赴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演出;山东省吕剧院赴法国参加第四届巴黎中国戏曲节并获“评委会特别奖”;“青州佛像展”赴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和法国巴黎塞努施博物馆展出受到好评,这是该展览继德国、瑞士、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之后的又一轮国外展示;“山东古玉展”在日本山口县立美术馆成功举办,这是山东省连续在该馆举办的第8个文物展览。

  山东文化“走出去”,既重视推介山东特色的传统文化,弘扬山东文化的优秀传统,让世界领略到源远流长的山东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也重视推介山东的现代文化,加强当代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传播力度,特别是能反映当代山东发展面貌、具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优秀图书、电影、音像、动漫、网游等内容的对外文化交流。

  山东临沂在探索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上,趟出了一条山东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新路径。临沂市政府参与投资的3D电影《孙子兵法》将面向全球双语发行,影片故事是原汁原味的山东素材,而加工方式和发行渠道却是好莱坞式的,不仅将使用世界顶级的3D拍摄设备,《阿凡达》、《拆弹部队》两部大片的创作人员还将加入其中。山东影视集团董事长王汉平认为,3D电影的国际接受度很高,临沂市政府在影视制作方面以大投入、大制作来打造品牌,以此来推动山东文化“走出去”,值得借鉴。

  走出去,引进来

  济南市自1993年与韩国水原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向韩国水原市派出大型文艺、体育、书法、饮食团组10多次、近百余人次,在韩国水原市掀起一股“中国热潮”,中国的书法、曲艺、美食受到热烈欢迎。韩国水原市也先后十几次派出百人以上大型文艺代表团来济南市访问演出。通过文化交流,两市各协会间还建立起定期交流制度。

  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没有“引进来”的文化交流是不完整的。近年来,山东省通过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引进了多项国外文化交流项目。比如,山东省美术馆的“萨尔瓦多·达利、费利克斯·鲁林雕塑展”,青岛的“俄罗斯当代油画展”,济南的“影像亚洲——首届国际职业摄影师大会暨中外摄影家聚焦泉城国际摄影大奖赛”,以及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德国莱比锡爱乐乐团、美国迪斯尼舞台剧《小熊维尼》等到山东省演出。这些高水平的优秀国外文化产品,丰富了山东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既搭台又唱戏

  今年1月,山东省杂技演艺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杂技《激昂青春·蹬人》,赴摩纳哥参加第三十四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获得最高奖“金小丑”奖。随后,山东省杂技团赴美国、俄罗斯、以色列商演,特别是在美国连续演出86场,观众达11万人次,商演收入304万元人民币。日前,山东省杂技演艺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大型杂技主题晚会《龙狮》,未来两年内将在全球演出600余场,收入预计千万元以上。

  近年来,山东还积极探索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有效途径与形式,把文化贸易摆到出口贸易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文化市场,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外向度,扩大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