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常会学报道:9月27日至30日,为期4天的第三届山东文博会为广大群众奉上一场文化与创意的盛宴。本届文博会设立济南主会场和济宁、威海两个分会场,总计参观人数达220万人次。济南主会场设“八馆七区”,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突破2600个;济宁和威海分会场的展览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展会期间,济南主会场现场签约项目85个,投资总额1383.57亿元人民币、6亿元港币,融资总额361亿元人民币。济宁和威海分会场签订文化产业项目26个,投资总额超过120亿元。全省共征集各类文化产业项目1376个,投资总额达4841亿元,融资总额达2704亿元。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群指出,第三届山东文博会规模宏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各种文化创意和论坛活动丰富多彩,参展规模、数量、人数均超越往届,开始从地域性盛会逐步辐射全国。文博会提出了“创意、融合、发展”的展会主题,既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又顺应了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日益加深的总体趋势。文博会推动了全省各级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新提升,促进了项目融资和文化产品交易,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扩大了齐鲁文化的影响,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破多项记录 辐射力扩大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第三届山东文博会组委会副主任高玉清表示,本届文博会坚持“跳出山东办文博、跳出文化系统办文博”,放眼全国乃至海外开展招商招展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届文博会打破多项记录——组委会征集的各类文化产业项目达到1376个,投资总额达4841亿元,融资总额达2704亿元,均创历史最高;由196个重点项目编辑成的《山东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册》中,入册核心层项目比例达到50%,为历届之最;信息服务展示馆、品牌文化展示馆、非遗展示馆三大展馆皆为首次设立;省内各市的展位面积均超过往届,比上届扩大了50%以上,品牌大企业首次申报品牌文化展示馆积极性高;共有1000多家政府、企业和机构组团参加本届文博会,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等省外展会首次参展。
“借助文博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未来5年,预计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翻两番,达4000亿元人民币,占全省GDP的比例达到6%至7%。届时,文化产业将成为山东的支柱产业。”高玉清说。
特色鲜明 尽显齐风鲁韵
山东省文化厅厅长亢清泉表示,本届文博会把齐鲁文化特色贯穿于展览展示、信息交流、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展示了山东省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文化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文化发展的前景、潜力和优势,集中宣传展示了孔子文化、齐文化、鲁文化等一批富有浓厚山东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体系,推出了一批文化产品品牌、文化企业品牌、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区域文化品牌和新兴文化业态品牌,进一步提高了山东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本届文博会上,山东省17个市各显神通,全面展示地域文化品牌特色。其中,淄博展区突出展示“淄博陶瓷当代国窑”风采,着力打造当代国窑城;东营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来打造,突出展示黄河文化、湿地生态文化等;在潍坊展区,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等13个文化产业园区公开亮相,寒亭年画、风筝等特色文化产品现场展卖;在泰安展区,观众可在方特欢乐世界体验区、封禅大典展示区现场体验……
内容丰富 参与广泛
本届文博会举办了展览交易、招商洽淡、文化活动、文化论坛、网上文博会等活动,内容丰富,参与广泛。
在文博会现场,各展区、单位组织开展了近百场文化活动,省直艺术院团现场演出了精彩的京剧、吕剧;山东歌舞表演团队和日本、韩国的文艺团体同台演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舞节目;杨家埠木版年画、济南面塑、东昌葫芦雕刻等非遗传承人到现场制作表演。文博会期间,还举办了山东体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山东广告业发展论坛、山东文化产业资本论坛、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齐鲁动漫产业高峰论坛五大论坛。本届文博会还开展了文化创意大赛、广告创意大赛、优秀原创动漫作品展演等活动,以推动文化创意与产业、技术、产品(服务)、市场、资本的对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各种文化活动贯穿文博会始终,成为本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也让文博会真正成了“文化的盛会,市民的节日”。文化活动的举办还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社区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自筹备本届文博会以来,山东省举行了“文化活动进社区”等一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共新创作社区文艺节目800多个,演出社区文艺节目1.7万多场,参与群众达300多万人次。
彰显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
据了解,第三届山东文博会特点鲜明,彰显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一是文化产业大项目多,投资数额、融资数额大。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15个,融资额1亿元以上的443个。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占新申报项目数量的45.8%。其中,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36个,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的申报项目53个。二是文化产业核心层产业项目比重增多。内容产业项目价值链长、增值空间大。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项目多,特别是内容产业多也成为重要特点。新报项目中,文化产业核心层项目占总量的41.4%。三是项目多元、可操作性强。从签约的重点项目中,可以看出本次签约的项目更实,合同类项目近八成。项目金额更大,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40亿元左右。覆盖面更广,项目涵盖了文化创意、影视剧拍摄、文化基地建设、出版发行、旅游开发等多方面。
李群强调,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是当今发展大势。山东以此次文博会成功举办为契机,着力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实,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努力打造文博会品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的振兴,促进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掀起文化强省建设的热潮。
上一篇: 第十二届齐鲁动漫展举办 |
下一篇: 第三届山东文博会开幕 规模空前凸显六大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