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免费开放的青岛市图书馆:没有围墙的文化大课堂
发布时间:2011-03-29 10: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3-29
  自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2008年4月实行免费开放以来,青岛市政府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加大财力投入,累计新增运行经费1000多万元,增加了流动图书服务车、阅览设施、电脑以及消防、监控、供暖等设备,保障了免费开放工作的正常运行。目前,该馆对办证、借阅、网上浏览及查阅馆藏数据库、讲座及影视欣赏、送书上门、部分培训等都实现了免费服务。

  实行免费开放后,青岛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由于各自采用独立的管理系统,文献资源不能共享,不能满足读者跨馆借阅的需要。为此,该市由市图书馆作为总馆牵头,引进了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搭建应用平台,将10所区市图书馆纳入分馆管理,采用第二代身份证作为统一借阅证,实行通借通还,并开展书目资源、馆藏数据库共享等业务,形成了多方共赢、社区居民受益的建设模式。

  在分馆建设中,他们还注意形成各具特色的专题分馆,如在市北区建立了养生保健分馆,市南区图书馆设立艺术分馆等。此外,该馆还与驻地部队合作开办了5所部队分馆;与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了市北区规划局、市史志馆等分馆。截至2010年底,青岛市共设有分馆18个,形成了以市馆为中心,辐射青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2010年,分馆借阅人次达5万余人,外借册次达5万余册,进一步满足了广大读者阅读及信息需求,提高了馆藏利用率。

  近年来,该馆不断拓展流动服务,积极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站、流动图书车等流动服务,与阵地服务相配合,使图书馆服务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先后与青岛武警支队、青岛海关、机场边检站、劳教所、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合作,建立行业分馆流动服务点31个。

  在开展流动服务过程中,该馆还注重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工作,积极与老年人、残疾人社团取得联系,根据他们阅读的特点和需要,定期送去所需书刊;配合市劳教所开展对劳教人员转化工作,组织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举办读书会和心得交流会,帮助他们改过自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流动服务工作出色,该馆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军民共建标兵单位”。2008年,该馆被市总工会授予“驿动书香”优秀服务品牌称号。

  自免费开放以来,青岛市图书馆进一步提高“青岛文化大讲堂”讲座质量,除继续邀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做客大讲堂外,还积极与青岛市社科联合作,邀请所属各学会专家学者联合举办讲座,扩大在学术界的影响,提高讲座的质量。

  此外,该馆还积极与兄弟图书馆开展协作,利用其讲座光盘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播放视频讲座。由于视频讲座系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主讲,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深受读者欢迎。截至2010年底,共举办讲座350余场、视频讲座110余场,听众累计达7万余人。

  不仅如此,免费开放以来,该馆重视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宣教平台优势,开门办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该馆先后与青岛十九中学、山东路小学及一批幼儿园联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少儿读者达1.6万人次。在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评选中,该馆的“小小莫扎特音乐馆系列活动”荣获项目类群星奖。

  免费开放以来,该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配合重大节庆活动,先后策划了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古籍保护宣传月、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宣传月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提高了该馆的社会知名度。

  据了解,青岛市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后,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免费开放的前一年——2007年,该馆年流通人次为94万余人,年书刊外借册次为66万余册。2008年免费开放后,年流通人次迅速增长到114万余人,书刊外借册次达75万余册,增长比率分别为21.38%、13.82%。2010年,该馆年流通人次为125万余人,书刊外借册次达78万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