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济南:让百姓享受“文化幸福”
发布时间:2011-06-20 10: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6-20
  加快建设省会文化艺术中心,改造专业演出场所,开展主题广场文化活动

  6月4日晚,山东省济南市赤霞广场热闹非凡:灯火通明的舞台上,被誉为“中国快板书大王”的王文喜和杨派山东快书第四代传人小荷花正在联袂表演快板快书《双书争艳》。一老一少插科打诨的表演,引得现场笑声不断。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济南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喜迎十艺节·颂歌献给党”广场文化惠民活动正在此精彩上演。

  “演员阵容如此强大,舞台设计得这么漂亮,让我们不用走进剧场,不用花钱买票,就能近距离地看到精彩的演出,真是过瘾!”特意赶来观看节目的观众唐女士高兴地说。唐女士所说的演出,就是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落实“十艺节”济南市筹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在日前召开的这次会议上,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提出,济南市要借举办“十艺节”,提升市民文化幸福感,展示省会城市形象,广泛动员市民参与,真正把“十艺节”办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精心组织, 抓好广场文化活动

  自去年“十艺节”济南市筹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以来,根据文化部和山东省对筹办工作的总体要求,济南市制定完善了《济南市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全市上下科学统筹谋划,精心组织落实,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自今年4月中旬开始,开展了“喜迎十艺节·颂歌献给党”广场文化活动。在市区3处主广场组织举办主题演出47场;到各县(市)区巡演11场,并深入济南市西客站建设工地、偏远山区和乡镇进行慰问演出;各县(市)区每周末都有一场群众文化活动,整个活动将历时7个月,演出500余场次。济南市群众艺术馆等承办单位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从主题立意、选取节目、调度演员、舞台布景等方面精心准备,确保演出质量,得到了泉城市民的一致称赞,为“十艺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整合资源, 加快艺术精品创作

  艺术创作生产是“十艺节”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6家艺术院团采取定向约稿的方式,面向国内顶尖创作专家征集剧本,共涉及创作理念新颖、编创构思巧妙的高质量剧本13个,并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对这些艺术创作项目进行审核。京剧《重瞳项羽》、杂技剧《粉墨·红色记忆》、吕剧《泉城传说》等剧目先后进入排练阶段。杂技剧《粉墨·红色记忆》已于4月28日正式演出。《重瞳项羽》将于7月中旬亮相泉城舞台,并力争参加今年10月在武汉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同时,济南市将面向全国聘请一流编剧、导演,对确定重点加工的《辛弃疾》、《阳光大姐》等6台现有剧目进行修改提升。

  在群众文化创作上,济南市相关单位将对现有作品进行总结筛选、改进提高的同时,选准方向和载体,搞好策划创意,多方面、多渠道征集作品。此外,还将以济南画院为龙头,以县(市)区画院、民办书画院为支撑,以群众美术创作为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抓好美术创作,确保在群星奖美术类作品评选中取得好成绩。

  集中力量, 推进文化设施建设

  作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主场馆,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济南西部新城核心区,占地480亩,总建筑面积62.5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56.5亿元,包括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以及剧团、书城、影城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配套项目。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大剧院土方开挖和桩基夯筑工作,今年底前将完成主体施工,计划于2012年底建成交付使用。济南市图书馆、群艺馆、美术馆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基本完成,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与大剧院同时交付使用。

  除新建场馆,济南市还将尽快启动两处专业演出场所改造建设工程。一是北洋大戏院改造工程。经过多次论证,北洋大戏院改造工程方案已经较为完备,济南市发改委、财政局、文广新局等部门正在加紧协商,预计2012年上半年,全市维修改造场馆全部完工。二是新建一处市民艺术中心,作为城区内的艺术演出场所。据了解,新建的市民艺术中心位于泉城公园,初步构想面积为6500平方米左右,将作为杂技演出的固定场所,满足市民的日常文化娱乐需求。

  此外,为全面达到举办“十艺节”要求和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要求,2011年至2013年济南市将对县级以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政策,3年投入5600万元,重点支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的新建和改扩建及规范化综合文化站、规范化社区文化中心、规范化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确定了奖励标准和实施方案,力争到2013年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