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创新社区文化室
发布时间:2011-11-28 09: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11-28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李颖报道: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湛山社区管理服务中心门口,有一块画有卡通人物、写着“放学后·来吧”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放学后·来吧”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走进该社区一探究竟。
“‘放学后·来吧’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场所,相当于一个学生托管班,开放时间为每天下午4点到6点。在这里,每个孩子都可以免费得到各种文化辅导。”市南区湛山社区居委会主任李爱国说。记者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三层一间敞亮的教室里看到,孩子们正在安静地写作业,每人旁边都有一位老师在督导。据了解,这些老师是来自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带队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大一学生赵凯璇说:“我们每周一至周五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来,主要是辅导小朋友们写作业,跟他们一起做游戏。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能增加我们师范类学生的教学实践经验。”
记者看到,早早写完作业的孩子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有的在预习功课,有的在玩耍。当孩子们被问到喜不喜欢来这里时,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孙佳柔同学抢先大声地说:“喜欢!因为在这里可以认识新的朋友,还有哥哥、姐姐带我一起玩。”一放学,孙佳柔的奶奶就把她从学校接送到“放学后·来吧”,并在活动室里陪着写作业。孙佳柔的奶奶说,社区的托管班让家长非常放心,这里有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并且与家长签署了安全协议书,而外面很多收费的托管班没有这样的条件。
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心里,记者看到,该托管班内除了学习吧,还设有浏览吧、乒乓吧、动手吧等活动室。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负责孩子们的文化教育,还为他们量身制定了系统的学习计划,并把他们每一天的学习情况记入学生档案。李爱国表示,“放学后·来吧”的工作人员极具责任心,学生志愿者都是经过严格面试选拔出来的,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
据了解,“放学后·来吧”由青岛市市南区文明办、团区委、湛山街道联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共同建立。自2008年开办以来,青岛市市南区先后拨款100多万元用于“放学后·来吧”及其相关设施的建设,已累计接待小学生5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