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山东召开农村文化建设调研会
发布时间:2011-12-21 09:34 来源:山东省文化厅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山东省文化厅 2011-12-21

  12月14至15日,山东省文化厅在山东剧院召开全省农村文化建设调研会,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宣传部长孙守刚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分析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研究进一步做农村文化工作的思路措施。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向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领导同志关于做好农村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上来,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推进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针对薄弱环节,从政策上、机制上研究对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省17市文广新局的分管局长、艺术科(处)长参加了会议。

  徐向红指出,姜异康书记和孙守刚部长就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从大学生对沿海四市调查看农村文化建设》做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的提供了重要遵循。从总体情况看,全省农村文化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一些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农村社区文化活动贫乏单调,文化下乡方式有待改进,农村缺少文艺活动骨干等等。农村文化建设离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山东省高度重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围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逐步实现“一年一村一场戏”的工作目标,这是一项重大文化工程。调研结果表明,农民群众最喜爱的还是戏曲。全省文化战线特别是各文艺院团要认清这个重大机遇、抓住这个重大机遇,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把“一年一村一场戏”落到实处。要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积极发挥好专业艺术院团在文艺演出、艺术辅导、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利用好“一年一村一场戏”这个政策,积极研究院团适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实现“一年一村一场戏”的有关措施,进一步发挥好艺术院团的公益作用,使这个政策成为促进院团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全省各级各类艺术院团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需求,处理好精品创作与下乡演出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精品最终要走向市场、接受群众检验。要向章兰这样的艺术家学习,鼓励艺术家既要创精品、拿大奖,又要下基层、下农村,为群众奉献高质量的文艺精品。要认真对待每一场下乡下基层演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保持高水平的艺术水准。

  要把文艺下基层演出作为重点,认真研究和探索“一年一村一场戏”的实现途径。注重拓宽思路、整合资源,既充分发挥专业院团送戏下乡的积极性,又要发挥艺术馆、民营院团、庄户剧团,以及艺术院校、企业单位等社会艺术团体的积极性。在演出补贴政策方面,要实行政府买单,加大补贴力度,按照不同类别的演出单位和艺术门类,制定不同的演出补贴标准,提高演出单位演职员的积极性。要设立农村文化建设及文化下乡演出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强资金的管理监督使用,切实提高剧团演出装备水平,落实为剧团配备舞台流动车的政策。要建立下乡演出考核机制,加强对下乡演出质量、内容和绩效的考核。山东省文化厅及各市要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围绕“一年一村一场戏”,对下乡演出的组织形态、服务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切实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要切实推进艺术院团的改革发展,根据新形势变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需求,把握市场需求,创新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院团要成立公司分成若干小分队,轮换下乡演出,服务于基层群众。

  要进一步深化对文艺院团功能定位的认识,既要认识其市场性,又要认识其公益性;既要走市场、见效益,又要出精品、出人才;既要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要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既要克服等着改、等着转的消极被动思想,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改革探索,又要转变改革就是甩包袱、减投入的思想,切实加大政府投入。目前,有些市的艺术院团,政府投入的差额工资还不到百分之三十,一些县的院团甚至更少,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要积极呼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解决院团演员的基本生活待遇问题,保障文艺工作者的尊严和基本生活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