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月16日召开的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促进了全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文化执法人员增加两倍多
从2008年7月开始,我省首先在临沂、潍坊、滨州、威海四市进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试点,2009年12月召开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经验交流会。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意见》,对全面推进改革工作作出部署。
截至目前,全省17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实现三局合一,组建起新的综合性文化行政管理责任主体。在县级层面,全省140个县(市、区)也已经基本实现文广新(体、旅)局合一,并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通过改革,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量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总数由改革前的1108人增加到3780人。
文化市场监管力度逐步加强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后,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逐步加强。
来自省文化厅市场处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执法人员共出动156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7.9万家次,责令改正1.4万家次,受理举报4000多件,立案3800多件,办结3900多件,罚款1035万元,停业整顿806家次,吊销许可证16件,没收违法所得4.3万元。
在纠正违规行为的同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措施,着力培育各类文化市场发展。目前,我省文化市场已形成了门类齐全、产品丰富的市场体系,共有网吧12765家,娱乐场所3174家,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9家,演出经纪机构38家,演出团体205家,艺术品经营机构1556家。我省2010年动漫企业有产品收入并达到一定规模的66家,共生产动画作品139部,25145分钟;播出42部,6075分钟。
在全国率先建成执法办公办案系统
我省在2011年底提出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程”,并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省市县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办案系统,得到了文化部的肯定。
去年9月,我省组织省市县所有在岗的文化市场执法人员进行了集中、统一考试,对考试合格的2013人核发了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证,实现了全省文化执法证件的统一。此外,全省制定了7大类36种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文书的格式规范和在全省统一文化市场执法文书的实施意见,有效促进了全省执法文书、案卷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我省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办案系统的建设管理和推广使用工作,目前该系统已初步实现全省范围网上执法办案和文化市场监管一般数据查询,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四个体系”助推文化市场监管
2012年是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的关键一年,重点是建立完善“四个体系”:综合执法统一体系,在全省统一使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专用特定标识,统一文化市场执法的证件、着装、文书和车辆喷饰等装备和设施;综合执法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文化市场执法业务、岗位责任、协调协作、信息通报、绩效考评等制度;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现有的网吧监控平台基础上,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中心,完善覆盖全省各个文化市场门类的文化市场实时监控系统,建立文化市场监管基础数据库;综合执法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的法规规章,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规范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上一篇: 山东: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下一篇: 济南深入打造“天下泉城”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