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加快园区建设 完善创新机制 优化政策环境
发布时间:2012-03-26 08: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3-26
    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常会学 苏锐报道:记者近日走进山东省泰安市的东平水浒影视城时看到,一群游客正乐呵呵地围在一起,观看需要观众参与表演的节目。 
    “不但要让游客大饱眼福,还要让他们参与到影视城的活动中来,感受水浒文化,这样才会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才能使东平水浒的名声传得更远。”泰安市副市长徐恩虎告诉记者,近年来,泰安市大力发展“水浒文化”,开发水浒品牌产品,拉长文化产业链,使原来的单一观光旅游向现代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转变。 
    近年来,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借助文化发展繁荣的春风,山东省积极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科技、资本、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动漫、网络电视、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山东省文化产业的产值也不断增加,在生产、投资、外贸方面都有突破,涨幅喜人。2011年,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2300亿元,同比增长16%;全省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34.4亿元,增长22.8%;全省文化产品实物出口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 
    项目带动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提高规模、提升档次、示范带动、快步发展”这句话,一直被泰安市文广新局局长刘康记在心里。刘康介绍,为发挥文化产业园区的规模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泰安市制定出台了《泰安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管理办法》,在全市开展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42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7家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泰安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了承载不同功能、体现不同主题的泰山区文化休闲产业园、大汶口文化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这些园区全面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聚集效应,提升产业集中度,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增长极。”刘康说。 
    潍坊市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以计划总投资1064.5亿元的22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抓手,对全市在建、拟建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此外,潍坊市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情况建立了定期调度、督导、通报制度。 
    在东营市,总投资50亿元的黄河口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已完成立项、选址和土地收储工作,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孙子文化主题公园正在建设中;建设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黄河口文化市场已投入运营,已经有30余家文化经营企业和画廊入驻。 
    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大集团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园区、基地,推动国有骨干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组建了山东出版集团、山东影视集团等一批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目前,山东省有建成或在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50个,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3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4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71个。 
    创新机制 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 
    “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奠定文化产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地位。”这是《青岛市“十二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目标。 
    据了解,2011年,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继续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全年实现增加值超过525亿元;有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单位1.6万余家,从业人员60余万人,并正在申报联合国创意城市联盟“音乐之都”。值得重视的是,青岛共有动漫企业90余家,2011年完成制作和正在制作的原创动画片10余部133集共7000余分钟,投资额达2.05亿元。 
    淄博加快了文化创意向第一、第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延伸的步伐,给都市农业、工业设计、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并结合自身优势,重点把陶瓷、琉璃、丝绸行业逐步改造提升为文化创意产业。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表示,依靠创意和科技提升,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并完善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机制,增强了山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山东将抓住机遇,积极谋划“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早日实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宏伟目标。 
    政策先行 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山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进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政策文件,设立并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加强银文合作,形成日益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等30余个政策文件,在人员安置、财政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为文化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山东省各级普遍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额达6亿元,其中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每年7000万元增加到2亿元。同时,山东将设立总额为10亿元的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构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青岛、济宁等市的文化部门与当地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着力搭建文化产业融资平台。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表示,山东还将重点培育100个重点文化企业、10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0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立推动文化产业三大载体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以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和价格政策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确保文化产业增长幅度高于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长幅度,文化产业投入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入增幅,新兴文化产业投入增幅高于整个文化产业增幅,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