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舞《爷爷教我踩高跷》
6月20日,山东剧院内丝竹悠扬、歌声嘹亮、舞姿翩翩,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由“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省申报群星奖音乐舞蹈作品汇报演出正在这里举行。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副省长张建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向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为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宁,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林奎山等领导和“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有关负责人及来自社区、学校、部队等的800多名群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山也欢乐,水也欢乐,甜美的生活,天天都是歌;天也祥和,国也祥和,家也祥和,舒心的日子扭呀扭着过。”欢快的音乐声中,一群头戴红花的老年人面带笑容,精神抖擞地舞动着手里的扇子,扭着类似秧歌的舞步。舞蹈《舒心的日子扭着过》一开场,记者就被她们的活力深深吸引。事实上,这16位来自烟台老年大学的老人,平均年龄在58岁左右,最大的已年满64岁了。“生活中,每天都能看到不少中老年人在广场或社区跳舞。这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原烟台市艺术馆馆长、该舞蹈的创作者张荫松表示。
作品泰山石乐《石破天惊》也相当吸引观众。该节目凭借泰山松石特有的醇厚、质朴的音质,再现了泰山沧海桑田的形成过程和气象万千、雄奇壮美的自然风貌。“节目将五千年来的历史古韵与巍巍泰山石糅合在一起,展现了齐鲁人民大气磅礴、澎湃千里的胸怀。”泰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齐新东说。
此外,群舞《爷爷教我踩高跷》展现出一群活泼可爱的乡村孩子认真学习传统秧歌的热闹情景;群舞《拼极限》展现了解放军官兵超越极限的顽强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平派鼓吹乐《赶山会》改编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节奏欢快、婉转细腻,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群舞《鼓乡人》、弦索乐《乡音和鸣》等节目都不约而同地取材于群众日常生活,凸显山东地方特色。
山东省“十艺节”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十艺节”筹委会对群众文化创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大力推动,群星奖节目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初步统计,两年来山东省新创群众文艺作品1100多个,推荐到省级接受选拔的有396个。经过选拔之后,共确定119件作品作为重点打造提升作品。为备战“十艺节”、冲刺群星奖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参加汇报演出的14个节目,是从山东省入选申报群星奖音乐舞蹈类的37件作品中选出的。“这批作品都具有较好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了地域特色,是山东省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标志和新形象。”李宗伟表示。
演出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高度评价。“说实话,我没想到群众文艺工作者能演得这么好。”山东艺术学院舞蹈专业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她专程赶来,是站在过道上看完整场演出的。“他们在表演中流露的热情和质朴,给观众带来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她说。
“演出很精彩。节目演的是老百姓的生活,说的是老百姓的事,看着贴心。尤其是平派鼓吹乐《赶山会》,真是我们老家地道的‘土特产’。”来自济宁邹城的秦大爷告诉记者。
演出结束后,孙守刚、张建国、徐向红、李宗伟等有关部门领导亲切会见了演员。孙守刚说,今晚的演出精彩且富有特色,展示了山东省群众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的优秀成果,展示了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文化业余爱好者的艺术水平和精神风貌。虽然多数是群众演员或业余爱好者,但演出的水平、艺术水准在许多方面一点不比专业演员差,而且更具特色、更有活力、更接地气、更受群众欢迎。希望各参赛单位,在这次选拔演出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并打磨、修改、提高,冲刺“十艺节”,多拿奖、拿大奖。
徐向红表示,山东省参加全国群星奖评选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今后要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努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群文精品,力争在群星奖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要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作品的社会效益;要发挥好群星奖的带动作用,以此为契机,创作精彩的作品,打造优秀的队伍,开展丰富的活动,形成良好的机制,推动山东省群众文化全面繁荣,为圆满举办一届“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中国艺术节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 2012山东推出395个公益文化项目 |
下一篇: 山东多措并举加大非遗保护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