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始终把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实施精品战略,特别是2010年以来,围绕备战“十艺节”,不断完善创作机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了文艺创作的发展繁荣。
一、明确目标,制定规划。一是根据济南市筹办“十艺节”总体方案,制定了文艺创作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细化完善了专业艺术创作、群众艺术创作实施方案等子方案。二是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市文广新局与市属艺术院团、艺术馆等单位分别签订了文艺创作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层层落实。
二、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一是资金投入不断加大。2011年起,文艺创作专项经费由300万/年增至1500万/年,其中,设立群文创作资金200万,加大对专业艺术和群众艺术创作的扶持力度,为文艺精品打造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演出排练条件逐步改善。在市杂技团杂技演艺厅、市儿童艺术剧院宝贝剧场建成使用的基础上,分别租用珍珠泉礼堂、大明湖明湖居作为市杂技团、市曲艺团常态演出场所。随着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一院三馆”以及市民文化艺术中心、北洋大戏院修缮改造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完工,济南演艺设施将得到更大改善,全市艺术创作生产的物质基础将更加坚实。
三、完善机制,激发活力。一是成立了文艺创作生产领导小组,将艺术创作生产工作作为筹办“十艺节”的重要工作,列入有关单位一把手工程,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建立完善创作生产运营机制。通过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开展优秀剧目展演展评和全市群众文艺作品调演等方式,筛选重点作品进行集中打造,加强对艺术品质的审核提升。
四、精心组织,成效初显。京剧《重瞳项羽》、杂技剧《红色记忆》、儿童剧《我的麦哲伦海峡》等9台新创剧目先后成功首演,并逐步加大演出场次,截至目前,儿童剧《我的麦哲伦海峡》已累计演出170场、京剧《重瞳项羽》累计演出50余场。2010年以来获省级以上专业类艺术奖项102项,其中,京剧《重瞳项羽》获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二等奖和第三届全国舞美设计优秀作品展一等奖;杂技剧《红色记忆》获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二等奖;吕剧《阳光大姐》获第十四届全国人口文化奖二等奖;儿童剧《我的麦哲伦海峡》获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在全市征集各类群文作品609件,其中美术类424件,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185件。(来源: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上一篇: 山东加快改革步伐 建设文化强省 |
下一篇: 青岛市美术馆成立艺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