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城阳区结合实际,创新思路,率先实施“文化超市”服务项目,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文化超市”网站为基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民受益”的长效机制,由基层社区和群众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文化产品,由区、街道两级财政共同出资购买公共文化产品进行配送,将文化服务送到基层社区,并逐步向学校、企业、部队等延伸。
开展文化演出惠民服务。广泛开展通俗文化普及惠民活动。以区内具备资质的文化队伍为骨干,以公开招投标的专业文艺团队为辅助,根据基层的“文化订单”组织专场文艺演出配送到相关街道、社区或企业等,每年配送柳腔、茂腔、吕剧、曲艺、综艺等1000余场。大力开展高雅艺术提升惠民活动。聘请歌舞剧院、交响乐团、话剧院等专业院团走进城阳,通过每月一场话剧、音乐会、交响乐等演出,提升广大市民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开展流动图书惠民服务。在山东全省率先实施图书馆总分管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不断提升图书惠民的服务功能。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统一购买实用图书、报刊、杂志等,配送到区图书馆分馆,每年配送实用书籍40000余册,报刊杂志10000余期。所配送的图书全部纳入区图书馆总分管制,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流通、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图书的使用效益,方便了市民借阅。
开展公益电影惠民服务。根据“政府购买、市民受惠”的原则,由区财政统一购买放映设备、电影片源,街道文化中心组建放映队伍,按照每个社区每月一场电影的标准,每年配送电影2000场。
开展辅导培训惠民服务。整合区内外艺术专家人才,建立群众文化工作人才库,按照广大群众和基层单位的不同需求,深入社区、机关、企业、学校、部队等进行合唱、舞蹈、器乐、书画等艺术辅导和国学、礼仪、养生保健等各类知识讲座配送。活动实施以来,政府投入资金3000万元。共向基层社区配送各类文艺活动3000余场,电影5000余场,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等12万册,各类辅导培训讲座1100余场。(来源:山东省文化厅)
上一篇: 山东出台文化创新奖评选奖励办法 |
下一篇: 山东省图为留守儿童传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