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山东省文化厅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为契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一、着力加强挖掘和阐发。加快推进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建设。深化传统文化重大课题研究,2014年度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443项,其中传统文化研究立项196项,占立项总数的44.2%,孔子研究院“儒学研究”、“孔子文化传播”2个学科命名为全省“十二五”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在曲阜建设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孔孟文化数字信息系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顺利推进,省图书馆大明湖老馆建成国学图书资料中心和市民国学讲坛。充分发挥“大师引进工程”的引领作用,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挖掘整理儒家文化和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在许嘉璐名誉馆长的指导下,省图书馆启动实施“海外儒学文献回归计划”、“齐鲁珍贵地方文献回归计划”,举办尼山论坛“明湖高端对话”,有力推动了山东儒学研究。积极推进“四大文化传承展示工程”。在古籍发掘整理研究方面,完成启动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三批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评选工作;在东夷文化溯源方面,举办了“山东博物馆藏甲骨保护整理与研究座谈会”,深入探讨了东夷文化起源;在齐鲁文化重大题材艺术创作方面,山东画院启动实施“大哉孔子·中国画创作工程”,11部山东历史文明题材作品入选全国“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孔子及儒家思想展示方面,山东博物馆面向国内外开展“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征稿活动,完成《永远的孔子》展览筹备工作。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题材艺术创作和传统经典剧目挖掘整理。打造形成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艺术精品,山东省吕剧院以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秉涵先生为原型,新创作大型现代吕剧《回家》,入选第四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获得广泛好评。省京剧院积极筹划创排京剧《孔子》,排演《野猪林》等传统经典剧目,省歌舞剧院排演音乐会歌剧《赵氏孤儿》,省柳子剧团正在整理改编《张飞闯辕门》经典剧目。聊城市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创作了《仁义胡同》、《四知堂》等德政文化动漫片。省艺术研究院与菏泽市地方戏剧院合作,以“依团代传”模式恢复排演大弦子戏经典剧目《两架山》,为地方戏濒危剧种保护传承提供了有益经验。
二、统筹推进“乡村儒学”与“尼山书院”建设。总结推广济宁、聊城、潍坊等地“乡村儒学”经验,在全省启动实施乡村儒学推进计划,把乡村儒学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月21日,联合光明日报社举办“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座谈会,对乡村儒学进行了深入研讨、认真总结。出台《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将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有机结合,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月22日,在曲阜尼山书院举行了“尼山书院”山长(院长)聘任暨全省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仪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向许嘉璐先生颁发了“尼山书院山长”聘任书。7月9日-11日,在泗水尼山圣源书院组织举办了全省“尼山书院”暨“乡村儒学”骨干培训班。目前,山东省图书馆及济南、济宁、菏泽、烟台等地已建成尼山书院,开办国学讲堂,其中省图书馆已举办国学讲堂32场,受众达1.2万人次,与省直文艺院团合作开展“传承历史文化、感受艺术经典”艺术体验活动,各地陆续展开“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工作。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部分地市创新举办公益讲堂,菏泽市开办了“曹州大讲堂”,济宁市举办了“文化济宁 百姓讲堂”,潍坊市启动“潍水讲坛”,莱芜市组织举办道德讲堂文化系统专场。
三、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一是扎实推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规划建设“七区两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制订实施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文物保护88项重点工程。目前,各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今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项目一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是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健全完善名录体系,推荐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8个,全省新增市级名录78项,县级名录399项。大力推进抢救性保护,全省普查各类线索106万条,整理各类项目5万多项。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潍坊杨家埠民俗艺术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省以非遗项目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达到38780多个,年营业收入189.17亿元,利税29.56亿元,从业人员达128万余人。加强非遗传承机制建设,71人被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总数达到324人,分别新增市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97名、202名,1人获“2013年度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加快推进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三是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与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的通知》,启动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评选一批传统民居、传统街区、古村落和传统名镇。目前,各地已组织报送试点单位,日照市率先建成建筑面积1410平米的日照记忆馆。
四、积极推进红色文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沂蒙老区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红色文化研究与阐发。临沂市建成占地1200平方米的沂蒙红色文化展馆,展出图片320余幅、实物200余件(套),系统展示了沂蒙红色革命的伟大精神,被临沂市委确定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11000余人。启动实施沂蒙红色题材现代柳琴戏创作和“红色沂蒙·美丽家园”美术创作活动。烟台市成立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文献研究、遗迹普查、展览展陈、艺术创作等方面,加强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普查红色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地329处;整理馆藏胶东红色文献231种532册,部分确定收入《胶东红色文化丛书》;建成胶东革命史陈列馆,展出实物101件、图片256幅、图表11张;完成吕剧《俺娘》、京剧《红线记》和《烟港风云》3部胶东红色文化题材剧本创作,红色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来源:山东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