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文化厅充分发挥山东儒家思想底蕴深厚优势,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启动实施乡村儒学和社区儒学推进计划,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在乡村儒学方面,依托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乡村儒学讲堂”,引导支持儒学研究专家、知识分子深入乡村开设讲堂,用儒家道德教化群众,提升乡村文明水平。计划到2015年底,全省乡镇和村级“乡村儒学讲堂”实现基本覆盖。目前,在尼山圣源书院培训了首批500名乡村儒学骨干,全省12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00多个村文化大院率先建成了儒学讲堂,举办讲座1.6万次,受益群众80余万人次。
在社区儒学方面,立足城市图书馆,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将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有机结合,在全省县级以上153个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适时建立全省尼山书院联盟,逐步推动“尼山书院”走出图书馆,走进社区,形成乡村儒学、社区儒学并举的良好局面。目前,全省所有市级以上图书馆及三分之一的县级图书馆已启动“尼山书院”建设,其中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举办国学讲堂40余场,受众达1.3万人次,被国家图书馆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试点单位”;成立了山东省尼山书院理事会,成功开通山东省尼山书院网站,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尼山书院建设战略协议》,为“尼山书院”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来源:山东省文化厅)
上一篇: 山东济南“道德晚会”走近石化一线职工 |
下一篇: 山东青岛出台《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实施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