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山东济南非遗博览会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发布时间:2014-10-09 09:2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10-09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10月10日至10月13日在济南举行,现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一、把握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开门办会。创新承办方式,首次以社会化招标形式引进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参与,发挥大型文化传媒集团在新闻宣传、策展招展等方面的优势,提高社会参与度。二是坚持节俭办会。吸收前两届非博会和十艺节经验,取消开幕式、精简闭幕式,突出非遗项目本体,力求节俭办会。三是坚持以会兴产。组织知名度高、生产保护较好的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和文化企业参会洽谈、集中签约,提高非遗产品市场化水平。四是坚持文化惠民。组织策划了阿胶寻源(寻祖)、文化惠民演出季等特色文化活动近200场,各级文化馆(站)不间断组织非遗图片和实物展示活动。非博会期间剧目展演等活动以公益票为主,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等免费观看,让市民群众共享非博会。

  二、做到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市执委会及执委会办公室等5个部室统筹负责筹备工作,组织召开了非博会各省市领队会、预备工作会、筹备工作会等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体方案》、《第三届非博会济南市执委会成员单位分工方案》,确定了本届非博会特色、主要内容及筹备重点,细化责任分工,建章立制,夯实筹办基础。二是规划策划到位。召开协调会与参展省、市就策展布展进行研究探讨,在科学合理、有利观展基础上,展区设计力求体现非遗特色及山东和济南元素。目前,已有700余个非遗项目、347个非遗传承人,包括来自韩国、俄罗斯和非洲以及港澳台的项目确定参会,招展工作全部结束,布展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三是气氛营造到位。按照梯次推进要求,组织策划了非遗特色小吃进酒店、第三届中国非博会会徽、吉祥物、宣传语等公开征集等活动,确定了会徽和吉祥物。在济南“三报一网”开辟了专栏,联合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广播电视台等省级媒体进行深入报道宣传,并通过济南市委、市政府信息发布平台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就第三届中国非博会总体情况及展会期间的各项活动安排等公众关心的问题做了发布解答。9月24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非博会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最新进展并接受了中新社、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采访,新华网、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国内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达到了进一步为非博会造势升温的目的。四是服务保障到位。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协调加强出租车、公交车司机以及导游、酒店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为参会来宾抵离、入住、出行、观会、游览等提供全方位服务。组建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在主要活动场所、交通要道、主要景点提供服务。结合创城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水平,努力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搭建好平台,提供好保障。

  三、力求七个亮点。一是文化地域特色浓厚。首次引入“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部参展,部分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集体亮相,集中宣传当地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二是非遗衍生品独具匠心。汇集全国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及最受群众喜爱、市场畅销的非遗产品进行展示交易。三是企业参与领域广泛。引入创意设计公司、银行、博物馆、快递公司、小商品生产企业等服务非博会,促进企业与非遗项目合作。四是传承人交流活动丰富。设立展示展演区域,传承人轮流进行展示展演,并开展对接洽谈、高层论坛等活动,使传承人得到全面提升。五是理论研究成果丰富。针对当前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非遗保护技术改进和创新、非遗衍生品创意开发、非遗生产性保护等热点问题,深入探讨形成理论研究成果,并达成政府层面保护文化生态的共识。六是产品交易积极踊跃。精选参展项目,做好交易保障和服务,努力开创人流量增加、交易额攀升、非遗开发保护深入人心的局面。七是展陈设计彰显非遗魅力。展位设计简洁大方,展陈内容丰富多彩、突出非遗元素、彰显非遗魅力。

  四、取得三个成效。通过筹办第三届中国非博会,将对济南市经济文化强市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一是展现济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和丰硕的文化建设成果。期间将组织济南市众多在国内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非遗项目、非遗企业、优秀传承人进行展示推介,扩大其社会和市场影响力,展现济南非遗保护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果,并通过优质的综合服务保障和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展现泉城市民良好的文明素质和美好的城市形象。二是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实现新的发展。通过筹办非博会,使非遗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在社会和政府层面达成更广泛共识,为促进济南市国家级《泉城文化生态保护区》早日批复以及创建和申报更多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项目传承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争取将中国非遗博览会永久落户济南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三是促进省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非博会是全国性、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交易、展演平台,具有极强的品牌节会效应,特别是济南市若成功争取永久承办,将形成全国非遗保护“东部(济南)一会、西部(成都)一节”的固定格局,对于开展特色文化业态、创意文化产业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来源: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