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创作活力,一大批新作品、新人才不断涌现。2016年,全省新创作、加工修改剧目80余部,省直院团改革创新,基层院团活力涌现,艺术创作呈现出持续繁荣态势。
一是大批优秀作品立上舞台。舞剧《齐风·甫田》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吕剧《兰桂飘香》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荣获银奖,舞蹈《田埂地垄一片云》入选第十一届全国舞蹈展演。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话剧《家事》、吕剧《宣言》等20余部新剧目成功上演,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二是扶持力度不断增强。继续实施舞台艺术“4+1”工程和重点选题评选资助办法,在选题立项、剧目加工、演出奖励、文艺评价、艺术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进行“全链条”扶持引导,形成“山东模式”并在全国推广。2016年,累计对25个艺术创作和展演交流项目进行了扶持,扶持资金1970万元。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52号文件做好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戏剧深入基层、走进校园、走进群众,赢得关注与好评。协调中央、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400余万元对20余个传统地方戏剧种进行重点扶持。全省43个艺术项目获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资助资金达2685万元。成功举办“全省剧场运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和“院团管理培训班”,提升了剧场、院团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三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蔚成风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有人气、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2016年,全省各级文艺单位结合重点剧目创作开展采风活动315场次、参加人数7500余人次,到基层联系点开展帮扶492次、参加人数约1860人次。面向济南市民启动“齐鲁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动,先后完成340余场文艺演出;组织省直艺术院团免费为全省农村开展“送戏下乡”400场次,为全省儿童福利院和社会敬老院免费送戏140场次;开展“艺术(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50余所大中小学校园演出70余场,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来源:山东省文化厅)
上一篇: 齐鲁文化走出去取得新成效 |
下一篇: 山东省文化厅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