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四措施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抓规划重引领。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高起点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推进方案,设置文化产业发展分阶段目标,理清建设文化产业载体、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和培育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发展路径,确定加快影视文化、海洋文化、旅游文化、数字内容等四大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影视传媒业、文化旅游业、数字内容业、创意设计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印刷发行业、工艺美术业等八大优势产业的战略布局,为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引领和遵循。
抓项目壮实力。加快推进东方影都、慧与全球大数据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青岛国际啤酒节西海岸广场、青岛印象婚庆文化产业基地、中国画学会文化产业基地等16个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启动运营藏马山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首期项目,实现青岛数字传媒中心、青岛恒德数字化舞美基地、张家楼阳光路上文化展览中心、富州艺术交流馆等项目全面投产运营。2016年,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78亿元,增长21.4%。
抓融合促创新。聚焦“+”时代特征,加快文化产业与技术、金融、休闲等产业融合,着力推进青岛西海岸创业码头项目建成使用,带动文化科技创意发展;着力推进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黄岛数字出版产业园投产运营,带动创业孵化发展;着力推进12个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打造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带动创意经济发展,建设一批文化领域孵化器、实验室、研究中心。
抓市场增活力。以保税港区为依托,探索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实行影视器材、影视版权等贸易保税服务,鼓励创意设计、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动漫、出版等产品和服务出口,争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采用“文化+大数据”运作模式,发行带有金融、积分优惠等功能的“青岛西海岸文化惠民卡”,惠及电影院、书店、文化旅游等十个领域,首批签约300余家文化企业,免费发卡30万张,带动150万人文化消费。组建西海岸文化民意实时测报系统,通过搜集分析区内居民文化消费数据,适时调整文化产业政策思路、工作重心及资源配置,提高文化供给服务效能。
抓政策强保障。出台《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青岛市、黄岛区财政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10亿元的影视制作扶持基金。制定《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市场准入、资金支持、融资渠道、土地供给等方面细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来源: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